返回第二百章 宏图(第2/4页)  时代巨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林风不在,两人才感觉到身上的压力之大!

    没有林风在旁边一锤定音,拍板决定,指点方向,两人掌控这么大的公司,市场竞争无处不在,行业监管如泰山压顶,未来到底该怎么走,两人都没有林风那样的信心和眼光。

    这才发现有林风在的日子,只需要听他的安排,做好自己手中的事情是多么幸福!

    一个人的能力一定是有一个边界的,在边界范围内,可能很多事情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那是因为在这个范围内,所需要的知识、调动的资源、面对的情况复杂度都是他能够应付的。

    但如果超过这个边界,就坏了。

    历史上有个非常有名的关于人的能力边界的故事,就是“韩信用兵”的故事。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楚汉相争之时,刘邦和韩信经常探讨带兵打仗的策略,一次在评论诸位将军带兵能力时,刘邦问韩信:“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如何?”曰:“臣多多益善耳”。

    刘邦自己带领大军与项羽对战,每战必败,直到拜韩信为将后,才反败为胜,连战连胜,最终败项羽于垓下,奠定了汉室江山四百年基业。

    不过,这只能说明刘邦在用兵打仗方面的能力边界不大。

    人的能力,除了边界之外,还有侧重点。

    一个人或许在技术上边界很小,但在管理上,边界却很大!

    任何一个王国的诞生,仅仅靠一个方面都是不够的。

    帝国王朝如此,商业王国也一样。

    刘邦虽然带兵不行,但他拥有作为一个组织领袖,最重要的能力,用人!

    在这方面,他的边界堪称无穷大!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正所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林风觉得在公司的发展上,也同古时候的王朝建立般,必须有一群堪称人杰的文臣武将。

    这也是他一直非常注重公司人才的搜集和挖掘。

    而他最重要的两个助手,李东、王浩,就是如此。

    还拿汉室开国来做比喻:

    李东就相当于萧何,镇国家、抚百姓(管理),不绝粮道(资本运作),是文臣之首;

    王浩就好像韩信,战必胜、攻必取(彩铃、FF,研发了一系列公司的核心产品)武将之尊,互联时代,技术和产品就是百万大军,可以攻城拔寨!

    林风只缺一个张子房一样的“军师”,此为憾事。

    想想李嘉诚的军师袁天凡,幕后操盘,18天上演空壳公司盈科数码“蛇吞象”并购资产数千亿港币香港电讯的商业迹。这样的人才,万里无一,林风目前的名望资历,还真找不到啊!

    没办法,他只好兼顾了运筹帷幄的重任。

    还好他重生而来,战略眼光可以说无人能及,勉强够用了。

    所以,只要能用好这些人,林风就有信心一步步走上自己的目标,巨头之位!

    一直以来,林风都很重视和李东、王浩的交流,尽量给予两人足够的尊重,合伙人的地位,和财富上的分享。

    三人合作了3年的时间,如今已经形成了彼此之间的默契,这也是林风比较欣慰的一件事。

    “Joe,这段时间我不在国内,梦龙又遇到信产部新规,整个行业受到冲击,你努力维持局面,辛苦了!”林风温和的道,亲自冲好茶后,给李东递过一杯。

    “还好,当时的确有些担心,不过您在电话里让我们不用紧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