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七十六章 风华文化创意产业基金(第2/3页)  时代巨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布局了。

    …………

    产业发展在大势上的驱动力,一方面是政策,另一方面就是资本。

    根据《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明确要求由中央财政注资引导,吸收国有骨干文化企业,大型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认购,设立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2009年9月,文化部发布《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引导、扶持、规范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

    实际上,早在2009年4月,由“黎叔”黎瑞刚掌舵的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就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审批,基金规模50亿元人民币,成为第一个在国家发改委获得备案通过的文化产业私募股权基金。

    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发起方是国家开发银行旗下国开金融和上海东方惠金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两家各投了1/3。东方惠金是国资背景,由SMG、精文投资、张江集团三家联合成立。

    而剩下的1/3资金,是黎瑞刚亲自在市场上募集的,他最终赢得了深圳招商局、大众资本、文汇新民报业集团等的支持。

    在林风的记忆里,今后的几年内,国内将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数以百计的文化产业基金。

    其中既有国家队,如财政部出资的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也有各省市地方政府牵头成立的地区性文化产业基金,还有上市公司参与产业并购基金,以及大型民企或金融机构设立的产业基金。

    正是在政策扶持,经济转型,消费升级、人口结构变迁、互联技术加码等多重因素叠加下,资本开始争先介入了文化创意这个充满掘金商机的造梦领域。

    而这些资本的涌入,也推动了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的飞速发展。

    未来的数年里,文创产业将是一个资本狂欢的时代!

    林风既然知道这一大的趋势,自然不会放任不理,他不仅要积极参与其中,甚至要更快的布局。

    因为优势的内容资源始终是少数,投资标的有限,手快有手慢无啊……

    不过,这些资本运作,如果都用风行集团自身来进行操作的话,一方面有点本末倒置,毕竟风行是企业,公司的核心还是业务经营层面,而不是资本运作;

    另一方面,也有树大招风的嫌疑。

    最好的方式,还是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来操作。

    不过,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在现阶段的政策层面,还是有着不大不小的问题……

    产业投资基金本质上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一种,但现阶段在我国,产业投资基金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相比较,还是具有较强的政府主导性,只向特定机构投资者以私募方式筹集资金,主要对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的集合投资方式。

    而特定机构投资者,则是包括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的企事业单位,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等。

    尤其是传媒文化领域,本来就是相对监管比较严的产业,对于这一领域的资本准入,更是有着诸多的限制。

    要到了2010年,九部委联合下发《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鼓励多元资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引导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参与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以及2012年6月,文化部出台《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实施意见》,鼓励民间资本以投资基金形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

    这两个政策性文件发布之后,民营资本才开始大规模进入文化产业基金这一领域。

    当然,对于现在的林风而言,已经有足够的声望、背景、资源和来提前试水,只是需要与有关主管部门进行沟通,同时,拉上一些具有国资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