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时候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往往不会觉得自己经历了什么了不起的瞬间。或许他们事后才能意识到自己所作所为在人类历史上究竟留下了多么浓墨重彩的一笔。
实际上在向山眼中自己也就是去一个巨大外星垃圾上面走了一圈什么作用都没起到纯粹就是累赘。他从防护服里出来的时候, 全身湿淋淋的都是汗。当天向山洗了个澡睡了一觉。
可第二天向山去研究所那边上工的时候他发现所有人看他的眼神都有点不大一样了。
“你现在回去自称接触外星人的国内第一人都可以了。”老刘是这么跟他说的。他拍了拍向山:“好好干吧以后前途无量。”
暂且不论向山个人的命运这次探索也确实改变了不少东西。
在确认整个“奧贡”内都没有任何的可交互物体——不管是机械还是外星人——之后, 罗摩项目也大胆了起来。大批的维和部队人员身穿防化服, 进入奧贡开始作业。他们一开始还仔仔细细的在地面上进行采样试图寻找有可能存在的外星细胞。可是很快, 他们就发现奧贡内部同样干净得可怕所有有机物全部都是来自地球本土的混入。
这下子连消毒都不用了。
于是罗摩项目的高层们开始组织维和部队的士兵在奧贡内部作业在内外架设加固结构支撑起摇摇欲坠的“奧贡”同时在内部铺设轨道与脚手架搭建电梯铺设照明设备来方便探索的进行。
而这一过程中整理好的情报也源源不断的呈现到科学家们面前。
首先是向山那一天看到的钢梁。那果然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如同埃菲尔铁塔那样的复杂钢结构支撑着“奧贡”。这個结构已经严重变形但是所有的变形都绕过了最中心的那个漆黑圆筒——那才是“奧贡”的建造者真正想要送达的东西。
这是精心设计的结果。根据复原计算。奧贡无论以何种姿态落地, 那些钢梁都能通过变形来吸收动能。而无论钢结构如何变形那黑色圆筒很大概率都不会受到影响。
看起来那个nasa工程师说得一点没错, “奧贡”的建造者完全就没考虑过降落伞。
或许是得益于人类的降落伞“奧贡”落地时的完整度比其建造者预期得要高得多。人类得以窥探这搭建积木的艺术。
另外还有一个消息。那个黑色圆筒上没有任何通向外侧的线缆。这黑色圆筒一开始就不具备控制火箭发动机的机能。
好消息是圆筒上存在舱门。
目前人类已经用包括敲击在内的多种传递信号方式向圆筒“喊话”但圆筒没有任何回应始终是静默状态。看样子里面就算有机械也已经停摆可以进行进一步探索了。
坏消息是具体要怎么开谁来开好像还有争议。
据说这里的每一点推进都能在几个大国政坛上产生波澜来。具体的过程向山实在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明明付出劳动的是一线人员后面那些官僚还可以如此反应强烈。
然后就是另一个消息。
或者说一个好消息与一个坏消息。
坏消息是“奧贡”的火箭发动机损坏得很严重。
但好消息是人类依旧可以从上面解析出有用的科技。
并且正好是人类现在就需要的“比当代人类先进一点点的技术。”
奧贡使用的是核火箭用反应堆直接加热推进剂然后喷射出去获取速度。
其反应堆的结构似乎很有意思是地球人没有使用过的。不同国家的核物理学家看了都大呼“原来如此”。
如果以人类整个科学史来看这样一点儿提示, 充其量也就相当于“某位科学家的灵光一现”即使没有“奧贡”, 人类也会在某一天发现这个结构。但“奧贡”的抵达, 意味着人类直接省去了“等待灵感”的这一步还省去了研发与试错的成本。
当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