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一章 祸从口出(第2/3页)  乱世栋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熏衣剃面、傅粉施朱”,也就是穿着香薰的衣物,脸上打着“粉底”,面白无须,还擦着胭脂。

    这个时代士族子弟的打扮便是如此,熏衣剃面、傅粉施朱,坐牛车出行,成日里高谈阔论,鄙视实务,以骑马为耻。

    如此打扮,在李笠看来,就是不男不女,一点阳刚之气都没有。

    随即腹诽:居然以骑马为耻,难怪南朝老是不能收复中原...

    “你,不学无术,却口出狂言...”徐君蒨说着说着,面露失望之色:“看来,你不合适,走吧,走吧。”

    李笠真是觉得莫名其妙:我就说了‘雕虫小技’,你至于么?

    还有,什么是‘不合适’?

    见着一个吏员向自己摆手,示意“收拾收拾快滚”,李笠不甘心,想弄清楚自己做错了什么,抬起头问:

    “上官!雕虫不过是雕虫,小人平日里闲来无事,常用小刀刻木,雕鱼、虫,这..这不是小技么?”

    美人闻言用手中团扇掩口:“哎呀,徐郎,他说的是雕刻鱼虫呀。”

    “原来如此。”徐君蒨看着李笠,笑起来:“原来如此,此‘雕虫’非彼“雕虫”,也罢。”

    他背着手,来回走动,再向李笠说:“雕虫,虫者,即是虫书,雕虫,指代书法...”

    李笠恍然大悟:“啊,小人无知,信口开河....”

    “信口开合?信口开河?”徐君蒨斟酌着这四个字,来了兴致:“李三郎,你说的是合,还是河?作何解释?典出何故?”

    李笠觉得自己今天是不是走霉运,怎么随口说两个成语,就被这不男不女的找茬?

    你不是饱读诗书的世家子弟么?怎么连这两个成语都不懂?

    李笠腹诽着,却不敢不回答:“回上官,是河水的河...”

    他仔细斟酌用词,尽量不用成语,免得又招来对方追问,片刻后说:“信口开河,就是随口一说便能让一条河出现,也就是‘随口乱说’的意思。”

    “原来如此,不过...”徐君蒨看着李笠,饶有兴趣地问:“你随口一说,就说了两个不错的词,莫非曾经求学?”

    “回上官,小人未曾读过书。”

    “是么...”徐君蒨沉吟着,片刻说:‘也罢,让本官看看你的钓具。”

    “是。”

    李笠将带来的钓具拿来,先在地上摆开,徐君蒨看着钓车鱼轮颇为别致,又见李笠摆出来的“拟饵”种类繁多,来了兴趣:

    “这..假饵...拟饵有如此之多?”

    李笠回答:“是,不同的拟饵,可以钓不同的鱼。”

    他向对方介绍起各种拟饵的用途,即这些拟饵说针对的不同鱼类。

    拟饵一,柳叶形状的铁片拟饵,带着铁钩,实际上就是被打磨得程亮的长条铁片,在水中会反光,又称“亮片”,任何捕食性鱼类都能钓,譬如鳜鱼、乌鳢。

    拟饵二,外形很像小鱼的拟饵,由木头雕刻而成,中间夹着铁片以作配重,同样带着铁钩,远远看去和真鱼差不多,可以一些在水域中层活动的捕食性鱼类,譬如鲌鱼。

    拟饵三,鱼鳔胶做的假虫,看上去像是一条蚯蚓,软软的,又叫“软虫”,用的时候将鱼钩钩在“软虫”身上,可以钓杂食性的鱼类,譬如草鱼、鲤鱼、鲶鱼。

    又有几种造型奇特的拟饵,看上去很怪,徐君蒨觉得鱼肯定不会咬钩,但李笠却说肯定会。

    徐君蒨仔细看了一遍,笑道:“果然术业有专攻。”

    李笠只能不住告罪:“小人惶恐,不敢说有专攻,也不敢说每日钓鱼,都能钓上鱼来。”

    徐君蒨却只是摆摆手:“垂钓之乐,不一定要钓上鱼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