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章 难以置信(第2/3页)  乱世栋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水南岸、淝水西滨,历来攻城,多用水攻,譬如在淝水筑坝,蓄水灌城。”

    裴之高和寿阳城很有“缘分”,当年参与了收复寿阳的战事,现在听李笠这么一说,点点头,其他人则不置可否。

    李笠继续说:“但是,水攻耗时颇长,筑坝需要时间,蓄水需要时间,将城池泡了之后,还得等城里粮食发霉,守军疲敝,方可攻破。”

    “而且,水攻寿阳,城墙被泡软,极易坍塌,那么,官军入城后,还得拆墙、筑墙,工程浩大,耗时颇长,若下雨,工期延误,一旦北虏来攻,很难守住。”

    “所以,我军既要速破寿阳,又要尽可能保证寿阳城墙完好,以便抵御北虏反扑...”

    “那么,下官所献攻城法,可兼顾两者需求...”

    “首先,下官先解释一个词,那就是重心...”

    。。。。。。

    夏日炎炎,人即便光着膀子也觉得热,然而寿阳守军将士却身着铠甲,顶着烈日守在城头,应对兵临城下的梁军。

    南边旷野里,老将军裴之高看着眼前这熟悉的城池,百感交集。

    天子决定,先取寿阳、钟离,赶走淮南魏军(东魏军),再对侯景关门打狗,他随军出征,来攻寿阳。

    而寿阳,对他乃至裴氏来说,是很特别的地方。

    萧齐末年,齐帝暴虐,刺史裴叔业据寿阳北投魏国,从此,寿阳为魏国所有。

    聚居寿阳的河东裴氏子弟入魏,但也有少数人逃回南方,裴之高兄弟及叔叔裴邃便是这“少数人”之一。

    齐梁换代,裴邃镇守合肥,多次进攻寿阳,裴之高参与作战,却一直攻不下这座城。

    后来,官军拔除寿阳周边小城、营垒,击败援军,最后集中兵力攻打寿阳,城没打下来,叔叔却病死在军中。

    同为淮南豪族(寓居)出身的夏侯夔接任主帅,裴之高继续随军攻打寿阳,花了好大力气才拿下这座城,可谓得来不易。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结果,得来不易的寿阳,丢起来却轻而易举,如今他一把年纪,又要攻寿阳,看着子侄在身边效力,不由得想起当年。

    当年,裴家叔侄为了攻打寿阳浴血奋战,如今,又一拨裴家叔侄还在为攻打寿阳,要浴血奋战。

    这四十多年来,三代裴家人都在打寿阳,唉....

    呼喊声,将裴之高的思绪拉回现实,他看着城外旷野里,正在“施工”的材官营兵,颇为期盼。

    天子以鄱阳王为主帅,率军收复寿阳、钟离,驱赶淮南魏军,现在先攻打寿阳。

    此次负责攻城的将领,是那半日破东府城的“李监作”,如今时隔数月,“李监作”已是“李材官”,裴之高很想知道,这位年轻人要用什么办法攻破寿阳城。

    先前侯景在寿阳起事,率兵出击后,留人守城。

    后来,坐镇合肥的鄱阳王萧范派兵攻打寿阳,破了外城,内城无法攻破,只能撤军。

    守将见孤立无援,拒绝投降梁国,反倒投了魏国,如今城里有魏军增援的三千人,官军想要在短时间内攻破,很难。

    东魏趁火打劫,将手伸向淮南,虽然官军围了寿阳,若迟迟不下,魏军就会来攻。

    即便打退这些淮南魏军,若还是拿不下寿阳,魏国必然再派出援军南下。

    而据说去年年初击败侯景的慕容绍宗,在率兵攻打河南颍川,已经打了将近一年,随时有攻下颍川,然后再度南下。

    要是这位来了,寿阳还没攻下来,谁还挡得住?

    即便寿阳攻下来了,若城墙破损,来不及修,如何抵挡魏军攻势?

    一连串问题让人想起来就头痛,裴之高正琢磨间,儿子裴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