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五章 李笠?里吏!(第2/3页)  乱世栋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会消失不见。

    “将来,我若抓了那李笠,一定要问问,他是不是你亲戚。”

    李祖娥怕高洋又捉弄自己,不敢显露些许不快表情:“南国一武人,何以放在心上。”

    “不不,侯逆诡计多端,能活捉他的人,要么运气好,要么就是真有本事。”

    高洋说着说着,笑起来:“我看就是运气好罢了,梁使却特地提起此人,无非是虚张声势,说梁国一小将,便能对付侯逆。”

    “侯逆以区区残兵,竟然攻入建康达数月之久,这时候拿个小将来说事,可笑,可笑!”

    李祖娥附和着,高洋拿过那‘如意’,仔细看了看,笑道:“运气倒是不错,将来,若捉到这李笠,我让他在邺城,做个里吏吧!”

    李祖娥听出高洋有意对梁国用兵,觉得很奇怪,因为新朝初建,西贼必然会试探,那么应该防的是西边,而不是对南边用兵。

    事关国务,她不敢问,高洋也不多说,毕竟言多必失。

    他称帝建齐,知道其实不止晋阳武勋不服,河北各地许多汉人豪强同样不以为然,如同一个个刺头。

    高家的江山要坐稳,就得对付这些刺头,却不能明着来。

    所以,他精选“百保鲜卑”,把最能打的鲜卑勇士聚集在身边。

    与此同时,把河北豪强麾下的汉人勇士调到边疆,戍边或者拓边,削弱豪强们的实力。

    南边也是边疆,这些人和梁国打仗,打败仗死了,是河北豪强实力受损,赢了,那就是为朝廷开疆拓土,他得了好处。

    所以,有何不可?

    。。。。。。

    关中,同州沙苑,丞相宇文泰看着眼前成林的柳树,唏嘘不已。

    将近十三年前,他率领一万兵,在此和高欢的十余万大军决战,以少胜多,打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仗。

    战后,为了庆祝胜利,宇文泰和将士们每人都在这里种下一株柳树。

    同州是宇文泰的霸府所在,而东贼来犯,都要走蒲津过黄河入关中,而同州就在西岸,需要驻扎大量军队,正好作为霸府驻地。

    所以宇文泰及诸贵常住同州,一眨眼,十三年过去,柳树成林,郁郁葱葱,看着眼前一片碧绿,他又想起了当年。

    “侯跛子死了,被人用水攻,然后活捉...”

    “当年在这里,若不是侯跛子劝贺六浑活捉我,东贼便会用火攻,那一战的结果,可就不同了。”

    “如今,却是他被人活捉,真是...”

    宇文泰感慨着,陪在一旁的宇文导、宇文护两兄弟,不知该说什么。

    说死得好,是应该的;但说可惜,也没错,若侯景能多折腾一下梁国,说不定,朝廷就有更多的机会了。

    宇文导、宇文护是宇文泰的侄儿,如今都将近四十岁,当然认识跛子侯景。

    前不久,梁使抵达长安,为的是汉东之地,对方还特地声明,祸乱江南的侯景去年年底已经伏诛。

    其实在此之前,已经有消息传到长安,但许多人都不信,因为传言有很多,甚至也有传言说率军攻入建康的侯景已经做了南国的皇帝。

    现在,梁使证实这一消息,意味着梁国已经平定了侯景的叛乱,接下来就能腾出手,对汉东用兵,对三王用兵。

    “叔,萧氏兄弟阋墙,那三王迟早要反,朝廷可不能错失良机。”

    宇文导如是说,宇文泰看向宇文护:“萨保觉得呢?”

    萨保是宇文护的字,他回答:“叔,高氏建齐,侄儿觉得,高洋未必能服众,那些武勋听不听话,未曾可知。”

    宇文护缓缓说着,见叔叔依旧看着自己,说出自己的想法:“叔,不如,我们试探一下高氏,若他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