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理由(第2/3页)  乱世栋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百~万\小!说领现金】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百~万\小!说还可领现金!

      去年,还未改朝换代前,朝廷就开始“检寺”,如今将近一年过去,成效显著。

      别处不说,就说建康,建康之前大概有佛寺近六百座,僧尼数万人,许多寺庙名下有大量不缴租赋的田产,以及大量不服劳役的寺户。

      现在,一番整治之后,建康城里的佛寺剩下二十座(大小合计),其余佛寺均已变成民宅,其佛像进行了相应处理。

      七成的僧尼还俗,七成的寺庙田开始缴税,而所有的寺户都已经取消寺籍,编入官府黄籍。

      建康城里,只有获得“许可”的寺庙,才可以进行质举、借债的“业务活动”,不过,经营逆旅、佣书等“业务”,不需要特别“许可”。

      检寺的效果,初步看来不错,但是大量还俗的僧尼需要安置,有的人可以回家和亲人团聚,但有的人无家可归。

      或者,有的人虽然有家、有亲人,却不想回去,所以,如何安置这些还俗僧尼,是一个必须慎重处理的问题。

      对此,官府采取的办法有不少,其中之一,就是组织这些还俗的僧尼入建康各作场做工,转变为包吃住的工人,从事手工业劳动。

      有地方住,有事情做,可以靠认真劳动,自己养活自己。

      而不会因为无处可去、流落街头,最后沦为乞丐或者饿殍。

      为了避免不良之辈将还俗僧尼拐卖做奴婢或者沦落风尘,少府寺承担起了监督职责:

      定期对还俗僧尼的现状进行检查,绝不允许任何人将这些宝贵的劳动力“挪作他用”。

      之所以由少府寺牵头,是因为皇帝要将大量从寺庙里释放出来的劳动力掌握在手中,扩大少府寺产业的规模,提升盈利能力。

      贾成登上一座小楼,看着四周浓烟滚滚的大量作场,看着那高高的砖场烟囱,想起李笠说的话。

      “有流言,说是因为我下令检寺,触怒了佛祖,所以,我娘才会病死的,这简直是笑话!”

      “佛祖那么明事理,真要生气了,只会来找我算账,为难我娘做什么!”

      “前朝武皇帝,吃斋念佛几十年,给多少佛寺施舍了多少财务,四次舍身出家,你说虔诚不虔诚?结果呢?”

      “不要说国事,就算是鱼市里收孝敬的泼皮,也知道收了钱要办事,摊贩交了孝敬,被别的泼皮为难,他们可是要出头的!”

      “结果呢?建康的佛寺,拿人钱财,不给人消灾,侯景做乱,他们自身难保,这算什么?你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贾成当时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因为他信佛,而李笠的回答是:“道理很简单,混入佛门骗吃骗喝的人太多了!”

      “有些人剃了个光头,穿上僧衣,念的是‘阿弥陀佛’,结果做的是什么事?”

      “佛经一窍不通,放债、做买卖倒是精通得很,暗地里还吃肉喝酒,这叫出家么?”

      “那么多良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