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前番 皇帝的疑冢(一)(第1/2页)  穿越成了小和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古老小镇竟完全保留了上古时期的习俗,角楼、古巷、河道、灰砖、青石祥和而宁静。

    只是在正午时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所有行人都行色匆匆,人流的方向出奇的一致,无一例外。

    转过角楼街巷,青石路的尽头,只见一间油饼铺前,人流攒动,向导让我们在这里暂等。不一会拿回几个荷叶包裹的油饼,香气四溢。

    “来尝一尝,保证让你们永世难忘。这东西也不贵,就是想吃,一天不吃就心里痒得不行,每天还就这个点有,定量的。说来也怪,说是定量的,却也只卖一个时辰,不管来多少人,必定人人都有,而且不多不少,每次都是正好的。”

    “不了,这两天胃口不好,可能是水土不服,只吃些清淡的就好。”

    作为地鉴师的传人,祖训的重要性还是很清楚的:奇异之象敬而远之啊。

    不知是不是继承了母亲的特质,对各种气息都有非常灵敏的感知。其实我这种特质是不适合做地鉴师的,只是家里只有我一根独苗,而且这个职业又不能外传,不能断了香火。不过也是有些好处的,救过我几次命。那些迷魂散一类的毒药是完全可以避开的,还能分辨出各种危险地点散发出的机关位置。

    在这种浓郁的香气之下,竟然藏有淡淡的尸臭味。

    当然,普通的尸臭也就罢了,可是这个气味竟然对精神有所刺激,像极了迷魂蛊。

    我来这里的原因是被人托付,到此寻找一块风水宝地,建造一处藏尸冢。,藏尸冢供奉完成即可沉入地下无迹可寻,可保尸体建筑百年不腐,千年仍存。

    各冢的建造方法相似:作冢一年,存尸十年,长存百年。建造完成后,尸体下葬,连续祭奠一年(每天各类供奉不可断)即可成冢。

    进入小镇旁的一片竹林里面有几座平民的墓地,感受到了一股清泉的气息,沿气息深入,行走了两个时辰,竹林里居然有一眼清泉,清澈见底只是并无鱼虾,周围无人居住,泉也不大,只有十几见方,泉水流出后并无流淌,只是汇集在泉眼,看来这片竹林就是由这个泉水供养了,可是好像村民并没有发现过这处泉水?

    几经计算,这个位置还是不错的,泉后有座小山,依山傍水,竹林青翠,藏尸冢完成,整片风水全部汇入冢内,是个安葬的好地方。

    原路返回,正要回刚入竹林的墓群歇息。

    四周竟逐渐起了大雾,之前平民墓地的腐尸气息居然被掩盖了,往前走了不久惊现一座较大的墓地,内部居然没有一息死人的气息从外表看来倒像是一座未完成的冢了。

    归元冢,旧时一种处理非正常死亡的尸体的方法,建冢快,不挑地。

    通常尸体不完整,不易保存若死前怨念足够强大,可从破碎的尸块中组合拼接,还原自身原貌。不过如果死者的精神过于强大,死法特殊,也出现过起尸现象,即使尸体被碾碎也可恢复如初,甚至挖出冢来,攻击行人。后来这种方法就被废除了,没想到竟能在这里见到。

    看来这里有其他的人来过了,只是冢未完成,便不知所踪。

    雾气越来越大,决定直接回到镇子,找个茶馆在歇息。

    回到镇上,在茶馆休息时,听到有人议论,说是前几年有个风水师一夜间失踪了,居住的地方空空荡荡,可是却没人知道他的去处,当时还是小孩从他家路过才知道人失踪了的。毕竟是外村人,也就都快忘记了。

    毕竟是收了钱了,得给买家找个好地方不是,这个镇子挺不错的,有山有水,只是山阴之下仿佛隐藏着什么秘密。

    其实古镇还是有名字的八角镇,承八卦之名。相传三国时期孔明来过此地,看此处山势呈八卦状,后此处就被称为八角山。

    之后的战乱时期,来过一队士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