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八章 特别项目组(2)(第1/2页)  重生升职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戴安娜用她那双阅人无数的眼睛,看出了余琪的脸上没有任何伪装,她这是真心的高兴。毕竟,今年的卖方市场很差,如果余琪对能够留在德智工作还感到不满意的话,那她就太不懂事了。

    余琪跟德智签了正式合同后,就开始在戴安娜的指导下,独立做项目了。她接到的第一个项目是:配合美国总部,做整个中国区的“EySurvey”(员工诚信度调查)。

    在第一阶段,“萧规曹随”,还比较简单。只要按着惯例安排所有的员工完成网上的调查即可。根据戴安娜的经验:每次的调查,都会在这一轮中会出现一些员工善意或者恶意地揭发其他同事或管理者的各种不诚信行为。因此,余琪第二阶段的核查工作,就会比较辛苦、困难了。

    因为这是不记名的调查。公司系统里只能够看到哪些员工参与过或没参与过调查问卷,第三方IT服务公司,也仅仅是负责报告结果的整理。因此,公司无法获悉每份收到的报告相对应的发送者,仅仅知道哪些员工号登陆过,是否完成了调查。这一举措很好地保护了举报人,给予他们敢于说出实话的环境。但是,也给一些故意造谣、打击对手的恶人有了可乘之机。

    余琪没想到,公司这一年一度的调查,还能收获那么多意想不到的信息。前世她没参与过这块业务,还真不知道公司的几个同事还有那么多鲜为人知的八卦故事。

    余琪考虑到自己目前手上除了这个项目,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活儿。所以,她考虑了一下:如何才能效率最高、效果最好地处理这些浮在水面上的问题呢?然后,她根据供应商提供的所有问题员工的事件列表,做了总的概况了解:

    首先,没有具体事件,仅仅人生攻击的信息,她忽略不计了。

    然后,她根据相关事件牵涉的人,按照事件对公司损害的严重性做了一个排序,然后从外围侧面打听。公司这次调查最看重的是“诚信度”,而员工对公司撒谎的根本目的往往就是希望从公司谋私利。所以,核查问题员工的“手脚是否干净”理所当然地成了调查的第一步。为了避免人多嘴杂,她特意找了财务部的老大赵子龙,向他询问财务部留存的所有涉案事件的底单。

    所有案件中,最棘手的就属物流总监于德喜的自营公司的举报了。余琪通过工商局的官网,查到了那家公司的注册地在山东,法人代表叫王兆康。于德喜保留在公司的资料显示:他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祖籍浙江。从翻阅到的信息看来,这家在山东注册的公司和王兆康都和他没有任何关系。

    因为按照常理,如果于德喜要开公司肯定会选择自己熟悉的区域。公司负责人,就算不是自己直系亲属做法人、董事,也要安排一个亲戚。所以,余琪认为这家公司可能真和于德喜没有任何关系。

    但令余琪内心感到不安的是:这家公司作为德智的老供应商,合作了10多年,照理来说,应该在公司每年降本的活动中,给予更多优惠的价格。然而,这家公司却是所有本土供应商中报价最高的。这又似乎应证了这个举报的真实性。

    因为关系到总监的信誉,又是一个在公司那么高职位的人。余琪不敢怠慢,第一时间,将打印下来的所有材料,当面汇报给了戴安娜。

    她不敢用公司电脑传文件,生怕被IT或者其他什么不相干的人员看到这些敏感的信息。因为事关重大,甚至是加密邮件,她也不敢使用。

    其实,戴安娜早就听说公司的供应商中有于德喜的关联公司。但是哪个高管是完全干净的呢?谁没有一两个有关系的企业。否则,公司年会、庆典活动的赞助商上哪里去找呀?

    所以,身为同样给外国资本家打工的一份子,戴安娜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公司给谁做生意不是做?难道完全没有关系的供应商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