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4 性格(第3/4页)  三国之最风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气又勇猛进取,无数人为觅封侯而前仆后继,在场诸人尽皆跃跃欲试。荀贞说道:“阿褒,要不你我先来一局?”

    陈褒痛快应道:“好!”

    两人便在桓表之下相对跪坐。杜买、黄忠等人亦皆跪坐,围聚两侧。

    荀贞自诩老手,不占陈褒的便宜,叫他先走。陈褒也不客气,拿起棋子,走了第一步。

    “……,你为何这般走法?”

    陈褒先走的左手边第二个兵,即“兵七进一”,也就是棋谱上说的“仙人指路”。

    荀贞记得自己学棋时,最喜欢先走炮,第一步先把炮架在中间。俗云:“当头炮,马来跳”。不但是他,他接触的初学者中,不敢说全部,大部分都是这种下法。

    陈褒的与众不同,让他有点奇怪,心中想道:“也许是未见过炮的厉害?”

    陈褒走完棋,双手放在膝上,认认真真地答道:“荀君部驻扎不动,情况不明,我军不能妄动,所以先走边卒,试探一下。”

    荀贞哑然,心道:“碰见高手了。”没想到他还真把下棋当打仗,用兵法来下棋了,问陈褒:“你家中有人从过军么?”普通人不可能接触战阵,也不可能懂兵法。

    “先帝时,家父曾从军击过诸羌。”

    桓帝初年,凉州诸羌俱反,南入蜀汉,东抄三辅,延及并、冀,扰乱北方,天子遂募壮士出征。因为从军的人太多了,乃至收麦子都缺乏劳力,当时有首民谣唱道:“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丈人何在西击胡。”丈人,即丈夫。

    “原来如此。”

    荀贞的棋术不算太好,但对仙人指路这种比较常见的招数还是会应对的,回了一步“砲2平3”,将右手边的砲向左平移一步,放在了卒的后边。

    陈褒顿时失色,他本来坐得挺端正的,这下坐不住了,倾身往前,伸手就要去拿刚才走的兵。荀贞按住他的手,问道:“做甚么?”

    “荀君的砲打过来,俺的兵就死了。走错,走错,俺且换步棋走!”

    “两军对垒、兵马已动,岂能换阵?乃翁曾从军征战,他这样教过你么?”

    “……,没有。”

    “所以不可悔棋。”

    程偃积极地出谋划策,说道:“你也走砲。荀君打你的兵,你也打他的卒!一命换一命。”

    荀贞说道:“棋盘之上,有相有士,参与军机的都在阵中。阿偃,你又不是阵中之人,怎么给主将出谋划策?观棋不语真君子。”

    陈褒尽管听他父亲讲过一些战阵之事,人也聪敏,但毕竟以前没玩儿过,新手上路,不知所谓,只十几个回合,就丢盔卸甲,旗靡辙乱,大败而亡了。

    繁尚笑得上气不接下气,说道:“阿褒,这要在战场上,你少不了一个横刀自刎啊。哈哈。”

    陈褒不服气,道:“再来,再来!”

    程偃等不及了,挽袖攘臂,推开他,挤着坐在棋盘前边,连声说道:“俺来,俺来!”

    荀贞来者不拒,仍是让他先走。

    程偃吸取陈褒的经验,没先走卒,而是学着荀贞,先走边砲。砲二平三。这一手可以应局,也可以开局,开局的时候被称为“敛炮”,意谓锋芒内敛。不过很显然,程偃并不知道这些说法,他的目的就是想吃掉荀贞的卒。

    荀贞的棋术再不好,面对此等新手也是绰绰有余,想都没想,随手应了一子。

    二人你来我往,不到十合,程偃就战败身亡。他挠了挠头,讪讪一笑,说道:“不该先将砲架在边儿上,俺应该把砲放在中间,然后飞马、上中兵,强攻你的将营。”

    后者不论,他的头一句却就是当头炮的路数了。

    荀贞心道:“当头炮这一步棋,也不知谁最先走出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