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9 班底(第3/4页)  三国之最风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胜万人者为英,他俩勉强可算一个“人英”了。

    刘邓更了不得,是从数县勇士中脱颖而出的,勇武自然远胜常人。

    便是陈褒,也是唯一一个从繁阳亭舍里冒尖出来的。繁阳亭舍里的人多了,如杜买、黄忠、程偃、繁家兄弟等,相比陈褒,他们就逊色许多,不值一提。繁阳亭里出来的还有一个程偃,程偃这个人,荀贞看重的是他的忠诚,至於武力、智略什么的,程偃也只是常人之姿。

    所以说,他们这几个人能有些异於常人之处,不足为奇。

    不过,他们现在的这点“异於常人之处”,也只是和普通人比较而言,和日后的那些“盖世名将”相比,还是远远不如的,将来如果有机会遇上,孰高孰低,还得看他们能自家的造化,还得看他们以后是否能有进步。

    所有的名将都不是天生的,都是从一场仗、一场仗中打过来,学过来的。

    黄巾一起,天下大乱,这以后要打的仗多了去了。因此,对许仲等人日后能够达成什么样的成就,荀贞还是颇为好奇的。

    ……

    太守府外,荀贞翻身上马,去城东门之前,转首向城北望了眼。

    乐进、沈容、小夏、江鹄四人的背影刚刚消失在街角,不用多久,他们就会带着数千人众赶去城东门外。

    荀贞心道:“克己忍欲辛苦数年,终得乐进、许仲众人,小心谨慎提早布局,今又得千余铁官徒。就不说剩下的那些百姓、投军的豪强壮士,只凭这些人,天可怜见,老子总算有些在乱世中立命的把握了!”

    一时激动,他爆了句粗口,但也可以理解,辛辛苦苦这么久,总算有了点自家的班底了。

    下午的阳光明亮温暖。

    巍峨的太守府前,长街两侧五步一岗、十步一哨。

    新绿的道边树舒展枝叶,在一众虎狼之士的护拥下,年方二十余的荀贞坐於马上,说不出来的英武过人。

    ——

    1,乐文谦虽有冒雪千里奔师丧之举,但其貌不扬,身形短小,讷讷若不能言者,怎么看也只是一个寻常人罢了。

    以貌取人,古今中外皆是,就连孔圣人都“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何况凡夫俗子?

    只说汉代。

    一如其它的一些朝代,在汉代,对入仕之人亦有形貌上的要求,如:面有创伤者,不得为吏。又如:不足六尺二寸的“罢癃”的成年人亦不能入仕。

    “高不满六尺二寸以下为罢癃”。“在盐铁会议上,桑弘羊以儒者身材瘦弱、其貌不扬为前提,推引出他们‘安知国家为政、县官之事’的结论。邹阳也发出了天下布衣之士,虽怀过人才智,但由於贫穷瘦弱而难以发迹的慨叹”。

    面有创伤者,不得为吏:《汉书?薛宣传》记有薛宣的儿子使刺客毁人面目,以阻止其任司隶校尉。《后汉书?张酺传》:“(王)青亦被矢贯咽,音声流喝。前郡守以青身有金夷,竟不能举”。王青三世忠烈,他的祖父被王莽军杀死,为了保护上官,他的父亲又身死,他亦负重伤,却就因为伤在咽喉,说话嘶哑,因不能被举荐。——许仲、程偃脸上都有伤,许仲更是自毁容貌,依照汉制,若在太平时节,他俩都是不能入仕的。

    汉代遴选博士子弟的条件之一是:“仪状端正者”。

    汉人的审美观承前启后,一方面他们遵循的大多容貌评价标准可在上古找到踪迹,另一方面又影响了后人,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高扬了男性的雄强健壮,乃至须髯发达。

    《汉书?田千秋传》记:当“为人魁岸,容貌甚壮”的江充出现在宫中时,武帝情不自禁地赞道:“燕、赵固多奇士”。东汉时,“须眉甚伟”的陈茂求见南阳太守,太守竟“不觉自起立,赐巾延请,甚嘉敬之”。

    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