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8 刚孝好义朱公伟(上)(第3/4页)  三国之最风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精卒五千,骑近千。

    五千精卒中有千人是波才原本的嫡系甲士,其余的则是分从各县道众中选出的勇士,为了加强他们的战斗力,波才又下令从全军中搜集铠甲和精良的兵械,全部配给了他们。先前已从各部选拣死士编出了一个“陷阵营”,给了何曼,这批精卒和骑士波才就自己统带,营号名为“敢击”。至此,颍川黄巾先后抽编出了两支精锐,一个陷阵营,一个敢击营。两营之下是各渠帅带的三万战卒,再往下就是淘汰下来的那些妇孺老弱了。

    初步改编完后成,定部曲,选将校,波才自为帅,以何曼为副,誓师:先取汝南五县,再灭荀贞贼子。

    波才在父城兴师动众地改编,声势不小,早有探骑报与荀贞知晓。

    荀攸、戏志才颇是心忧,与荀贞商议,说道:“吾等诱敌未获成功,父城陷落在意料中,而波才在攻下父城后,没有急着南下,只是分了何曼一支兵马去打昆阳,自己却留在父城改编全军,却是出人意料!此贼非庸人也。经此改编,贼兵战力必将会上一台阶,以后的仗不好打了。”

    戏志才说道:“吾等南下诱敌之事已上报给了府君,今父城失陷,贼击昆阳,也不知府君会不会命令吾等南救昆阳?若是如此,可要为难了。”

    荀贞出阳翟时带了两千人,在襄城先是收编了五百黄巾死士,又得了五百襄城子弟,现有三千来人,尽管得到了扩充,但兵马还是不多。这点人马,守城可也,出奇兵可也,但堂堂阵阵的与数万之众的黄巾军对阵却是不可。尤其在黄巾军经过了改编之后,更是不可了。

    荀攸走到帐前,望向西北洛阳的方向,说道:“也不知朝廷平贼的大军派出了没有?”

    ……

    波才全军初步改编完后,波才留了三千人守父城,亲带改编后的部队前去支援何曼。

    他带了三万多人,与何曼的万余人合并,近五万人,夜以继日猛攻昆阳,一天后,昆阳失陷。

    波才、何曼尽屠昆阳诸姓,留下两千人守昆阳,裹挟了大批民众,率众向南,复击舞阳。四万多人打一个舞阳,可以预见,舞阳断难坚持太久,早晚也是被攻陷的结局。

    荀贞才刚一夜连复两县,不到十天,汝水南岸又连失两县,舞阳告急。

    文太守乱了手脚,给荀贞克复两县、诱敌父城的酬赏还没发下,就忙不迭地传下檄令,命令荀贞救援舞阳。

    荀贞召荀攸、戏志才商议。

    两人皆以为:“诱敌之计失败,可见波才谨慎,今若南救舞阳,恐难用计,只能与贼硬战。我部三千人,据报,贼兵改编后得战卒五万,又有陷阵、敢击两营精锐,骑士近千,我部难胜。不可轻易南下。”

    不能轻易南下,可文太守的命令也不能不听。

    如果不听,违抗上令不说,荀贞辛辛苦苦经营出来的“忠直爱民不惧死”的形象也将会不保。

    该怎么办?

    戏志才了解荀贞的为难,最后想出了个办法,说道:“舞阳告急,府君催促,郡中士子百姓皆翘首以待我部南下击贼,吾等若按兵不动也不合适,当此之时,可用缓兵之计。”

    “何为缓兵之计?”

    “一缓府君催促,二减舞阳压力,是为缓兵之计。”

    “计将安出?”

    “孙膑救赵而攻魏,致人而不致於人。今救舞阳,可用此计。昆阳在父城、舞阳间,昆阳若失,则贼前后断绝,吾等可大张旗鼓,诈作将渡河击昆阳,波才闻我欲击昆阳,必分兵救之也。分兵,则舞阳压力稍减。如此,既可应付府君之催促,又可减舞阳所受之压。”

    荀攸叹道:“此计虽能缓兵,但最多只能缓上几日而已。希望朝廷的大军能快点来到!”

    就算波才分兵回救昆阳,黄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