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 仲仁迫凌去檄书(第2/3页)  三国之最风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民,以发展经济,充实民力,等等这些举措,是深得曹操之心的,换了他治理这些郡,他也会这么干的。

    也正是因了深得他之心,所以,他才会产生假以时日,“民不附我”这样深深的担忧。

    程立想说的两弊,正是这两点,想说的话被曹操说了,他便点了点头,说道:“明公说的对,我所忧虑的两弊正是此二者。”

    满宠年纪虽轻,比程立小了二三十岁,比毕谌也小了不少,可是性格坚定,有谋略、主见,并敢决断。两个年龄比他大的尊长都已经发表过意见,他现在可以开口了。他跪坐席上,挺直身子,说道:“明公,战则有三胜,不战则有两弊,以宠之愚见,可与陈留联兵反攻济阴!”

    短短的一句话,把他有主见、敢决断的性子表现的淋漓极致。

    曹操从席上站起,到堂中踱步,他转了几圈,背对门口,负手仰头,不知在想什么,想了一会儿,回过身来,与程立、毕谌、满宠和丁斐、史涣说道:“公台信中言有三胜,我看啊,今如反攻济阴,我军何止三胜!”

    毕谌问道:“敢问明公,还有哪胜?”

    曹操伸出三指,笑道:“不是还有哪胜,是还有三胜。”

    毕谌讶然,问道:“竟是还有三胜?”

    “可不是么!”

    “敢请明公示下,是还有哪三胜?”

    曹操伸出小拇指,说道:“贞之设离狐郡,以东郡人潘璋为郡守,贞之的用意很明白,他是想用潘璋这个熟悉东郡地形、风物、人情的东郡人,来给我造成压力,但潘璋此人粗猛,虽小狡,能治军,闻他部曲颇有军纪,然其自恃勇悍,却甚是轻我。我听说,他就在前日,铸了百炼刀一柄,铭曰‘濮阳’,以擒我自许。骄兵必败,轻敌必覆,况乎既骄又轻?我如反攻济阴,离狐不难克也!此我之一胜。”

    潘璋的校尉号是“先登”,跟从荀贞以来,他着实打了不少的硬仗,在整个的徐州军中,以勇悍闻名,能与他相提并论的徐州将校,实是没有几个。

    而月前徐州的攻伐兖州之战,又是势如破竹,连战连胜,仅被亢父、寿张这类坚城阻了一些时日,其余的时候,几乎没有遇到过什么大的阻碍和挫折,在不少徐州军将、士卒的眼中看来,兖州兵、曹操委实易打,甚至有军将和老卒认为,此回打兖州的这一仗,还不如之前打陶谦、夺徐州的那一仗打得费劲。

    两个原因结合一处,这也就难怪潘璋信心满满了。

    毕谌说道:“潘璋勇而无谋,此确是我军之一胜也。敢问明公,二胜是何?”

    曹操伸出无名指,说道:“我叫李高与他的两个弟弟去信,本就已得到了李操、李进的愿为我军之内应,现今李操被刘馥杀害,这必然会更加坚定了李进投我之心!李氏乃乘氏豪姓,其部千许,加以徒附、乡人,可得三四千众,虽然数量不多,然可起兵之效;且李进在济阴,我军从他那里,可知济阴郡的虚实情况。此我之二胜也!”

    毕

    谌、满宠对视一眼,他俩此前都不知曹操命李高召李操、李进为内应之事,直到现下听了,二人才知。

    满宠赞道:“明公深谋远虑,原来早已在济阴郡埋下了钉子!乘氏此县,沿济水西南下,不到百里即是济阴的郡治定陶;出而向东南,六七十里便是兖州的州府、山阳的郡治昌邑,这个地方诚然是济阴、山阳两郡的心腹要地!李操、李进兄弟素有勇名,今李操虽死,而其弟李进的智谋却在李操之上,有他在乘氏响应明公,济阴必可光复矣!”

    他略想了下,自告奋勇,说道:“宠请为明公锦上添花!”

    曹操问道:“如何锦上添花?”

    满宠说道:“我郡豪强李朔等人,向来与宠交好,宠愿为明公去信於他们,看看能不能把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