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过在绝情谷中毒,向裘千尺保证,以郭靖黄蓉的首级来换绝情丹,刚才还是侠客江湖的世外桃源,笔锋一转,杨过就随忽必烈的大军开到襄阳,故事的舞台大幕缓缓拉开,人物纷纷出场。
忽必烈之前对杨过和金轮法王一众和颜悦色,但大阵仗来临,开始展现领袖的威风:
『……驰到近处,勒马四顾,隔了良久,哼了一声,道:“襄阳城久攻不克,师老无功,岂不堕了我大蒙古的声威?”众帅齐声答道:“小将该死,请四大王治罪。”忽必烈扬鞭一击,坐骑向前疾奔而去。诸将帅久久不敢起身,人人战栗。』
纵军开战,不料郭靖刚出场就杀了他的威风,虎入羊群似的杀敌,放走百夫长凸显仁义,神威凛然呵斥万军,完全是战神般的存在。
忽必烈也不含糊,杀鄂尔多又赏鄂尔多,虽挫不败。
短短半回,已经将舞台气氛从山水游侠彻底裹入铁血雄风,万人厮杀,命如草芥,生存死亡,民族大义,无数人的命运和幽魂,交织在襄阳这个舞台上。
金庸选择从杨过的视角来看这个战场,又加入了郭杨两家的恩怨情仇。在襄阳鏖兵的背景下,杨过的复仇,也不仅仅是他和郭靖两个人的问题,私人的仇怨和万人的大义比较起来,孰轻孰重,杨过的纠结和反思也被我们看在了眼里。
杨过的复仇故事,又给郭靖的战斗增加了悬念。
杨过深夜刺杀郭靖不遂,郭靖却为了救他大耗内力。这段情节前后,都是郭杨二人在对话,从杨过口中提问,阐述郭靖对侠义的看法。
『郭靖又道:“我辈练功学武,所为何事?行侠仗义、济人困厄固然乃是本份,但这只是侠之小者。江湖上所以尊称我一声『郭大侠』,实因敬我为国为民、奋不顾身的助守襄阳。然我才力有限,不能为民解困,实在愧当『大侠』两字。你聪明智慧过我十倍,将来成就定然远胜于我,这是不消说的。只盼你心头牢牢记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日后名扬天下,成为受万民敬仰的真正大侠。”
……郭靖扬鞭吟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我与你郭伯母谈论襄阳守得住、守不住,谈到后来,也总只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
再看这个背景下,结合历史上襄阳最终被攻破的背景,郭靖悲剧大义的形象已经逐渐明晰起来。
第二天的战斗,郭靖依然神威凛凛。
『这路“上天梯”的高深武功当世会者极少,即令有人练就,每一步也只上升得二三尺而已,他这般在光溜溜的城墙上踏步而上,一步便跃上丈许,武功之高,的是惊世骇俗。霎时之间,城上城下寂静无声,数万道目光尽皆注视在他身上。』
杨过天人交错,最终在郭靖遇险之时奋力把他救了下来。然后:
『郭靖身在半空,心想连受这番僧袭击,未能还手,岂非输于他了?望见金轮法王又是一箭射来,左足一踏上城头,立即从守军手中抢过弓箭,猿臂伸屈,长箭飞出,对准金轮法王发来的那箭射去,半空中双箭相交,将法王来箭劈为两截。法王刚呆得一呆,突然疾风劲急,铮的一响,手中铁弓又已断折。要知法王与郭靖的武功虽在伯仲之间,但郭靖自幼在蒙古受神箭手哲别传授,再加再上精湛内力,弓箭之技,天下无双,法王自是瞠乎其后。
他连珠三箭,第一箭劈箭,第二箭断弓,第三箭却对准了忽必烈的大纛射去。
这大纛迎风招展,在千军万马之中显得十分威武,猛地一箭射来,旗索断绝,忽必烈的黄旗立时滑了下来。城上城下两军又是齐声发喊。
忽必烈见郭靖如此威武,己军士气已沮,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