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章 按兵不动(第1/2页)  明末之烈火燎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崇祯皇帝面对卢象升的奏章给予了批复。他让卢象升与地方巡抚共同筹措粮饷与协调兵源的问题。这样的官腔等于没说。不过崇祯皇帝还是答应了卢象升的最后一个要求。直到卢象升死,御史台对于卢象升几乎没有上过一道弹劾的表章。

    对于崇祯皇帝的回复,虽然尽在卢象升意料之中,但是他还是很失望。他深深感到大明气数已尽,但作为一介重臣良将,卢象升只有以身捐国,别的就再也做不了了。

    卢象升在凤阳集结了几日,除了祖宽、罗岱、杨世恩等部的军队,其余人马皆未能入安徽协助卢象升。卢象升心中更加感叹。感叹归感叹,卢象升已经接到了义军攻打滁州的战报,卢象升必须要出兵了。

    这一次卢象升憋着一股劲,想要在安徽地界就把高迎祥这股起义军全部剿灭。但剿灭数十万大军,谈何容易。卢象升在自己的大帐之中来回踱着步子,烛光投射的身影在帐幕上摇曳,久久不停。

    卢象升带兵来到滁州以西十五里,远远听到滁州方向喊杀声震天动地。卢象升看了半天,突然传令:“全军就地安营下寨,埋锅造饭。”

    卢象升手下的将佐十分不解,他们早就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谁成想卢象升竟然传了这样一道命令。

    祖宽前来询问:“督帅,眼看我们就要到滁州了,为何停军不前?”

    卢象升淡然一笑:“祖将军,你有所不知。将士们从凤阳到这里,长途跋涉,劳累不堪,需要休息。”

    这明显就是借口嘛。祖宽再次谏言:“督帅,现在滁州吃紧。如果我们在此观望不救,一旦滁州被破。我等恐怕吃罪不起。”

    卢象升摇了摇头:“滁州有人马将近万人,且滁州知州刘大巩也非庸碌之辈。我料他们一时半刻不会丢失滁州这座重镇。”

    祖宽还想说申辩,卢象升面现怒容:“此事不必再说,下去吧!”

    祖宽被卢象升卷了一个烧鸡大窝脖,脸红脖子粗。但卢象升的官阶远远高于祖宽,祖宽也不能说什么。

    滁州城整整打了一天一夜,高迎祥的部队攻了十余次,死伤数千人,还是未能攻上滁州的城头。

    卢象升的军队刚刚开到滁州城外,早有探试马报于高迎祥。高迎祥吃了一惊。他急忙召集各家首领商议对策。

    顾君恩上前谏言:“启禀大王,依学生愚见,我们不如撤兵关山,然后派一支人马紧守关山,堵住卢象升的人马。我军大部队北渡淮河,攻打徐州。”

    顾君恩的话音未落,有一人高声说道:“大王,我觉得顾先生的话不可行啊!”

    众人顺着声音的方向看去,只见有一人身材魁梧,皮肤黝黑,一脸的钢髯。

    “原来是摇贤弟。”高迎祥的脸浮现一丝笑意:“但不知,摇贤弟为何觉得顾先生的话不可行?”

    此人姓姚,名叫姚天动,是十三家大头领之中的一位。这姚天动三个字被别人叫着叫着就叫白了,不知什么时候改成摇天动了。这样听起来好像更气派。

    摇天动往前站了几步,抱拳说道:“小弟不才,在诸位面前说上两句。我们自陕西出来之后,到处逃亡,一个安身立足的地方都没有。一路上都是顾先生的主意,一会儿说打洛阳,一会儿说入安徽打庐州,前些日子说打滁州。现在眼看就要将滁州拿下,又说扼守关山打徐州。这老是跑来跑去,一个歇脚的地方都没有占住。弟兄们都有些寒心了。我请求大王给我一支军令,说什么我也要将滁州攻下。”

    摇天动一番话,大家纷纷点头附和:“就是!就是!”

    高迎祥看了看身边的张献忠:“八大王以为如何?”

    张献忠这次学乖了:“全凭大王决断!”

    高迎祥心中腹诽:“老狐狸。你这是怕担责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