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变革三(第1/3页)  明末风云之铁血崇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着,西暖阁的会议还在继续。

    一群腹黑男带着各自的目的聊完武装商团的组织方式和管理办法又坐在哪里看着朱由检,等着他继续解释剩下几条施政措施。

    唉!有些事自己必需说个大概,这样内阁才知道怎么处理,朱由检干咳了下,有点无奈的说道:“这其三,土改的好处相信大家也看到了,这次快速的平定陕西内乱,两次对外战争的胜利都得益于土改,所以你们并不反对,是不是?”

    在座的各位相互看了下,心想反对也没用啊!皇族和勋贵大部分都改了,剩下的能不改么?

    这些心里话不能说出来,都装作满脸诚恳的样子点头表示赞同皇帝的话。

    朱由检可不管这些,继续说道:“士族获利已久,目前皇族和勋贵都改了,唯有士族不改也说不过去;朕不希望使用暴力推动,土改先从降租开始,和皇庄、公田看齐,采用“三七收租”;各卫所田强制土改,分给那些已不知道打仗的卫所兵,剩余的人先组织起来修路。”

    朱由检说道这,整理下思路,斟酌说道:“第二步,内阁公布士族土地能持有量与勋爵看齐,原则上一品对应公爵、平民最高标准不能超过男爵标准,具体细则内阁去办;第三步,多出来的土地由皇家分五年付款买下来,分给原有佃户,划给各地皇庄管理;北方以上三步这次需全部到位,长江以南地区先做到第二步。各位看这样如何?”

    李邦华听土地全部收归皇庄,便起身反对道:“陛下,按理这田归皇庄,臣没意见,但此做法难防天下人指责啊!”

    孔贞运觉得也不妥,也劝道:“是啊!陛下,虽说天下之土莫非王土,但这样将陛下放在风口浪尖上啊!而且皇庄以后该怎么办?”

    朱由检本不想将土地至于皇庄名下,但现在土地兼并实在太厉害了,民田和公田被士族、勋贵及皇族以各种手段侵占,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流离失所,成为不安定的因素;究其主要原因主要还是人口增长,工业不发达,土地不够的造成的。

    朱由检思考了起来,贸然提出后世的思维会吓坏在座的各位;所以他采用旧瓶装了新酒,用皇庄的概念代替“打土豪、分田地”,随便将朝廷的势力延伸到由乡绅把持的农村。

    看着在那边暗自得意的几个老狐狸,朱由检想到另一个法子,佯装无奈的说道;“这样,朕调整下,在北方还是要执行新规则,包括山东、河南,多出的人当地工坊容纳不下,可以外迁河套或辽东,费用由内库出;南方士族不愿卖地的,朕这还有两个办法:一、清查所有田产登记在册,只许以“三七收租”租给佃农,不能加收其它费用;两百亩以下免农税、两百亩以上农税为亩产一成、五百亩以上农税为亩产二成、千亩以上农税为亩产三成;二、土地荒芜两年以上收归公田,公田同样按“三七收租”长期租给佃农,期限可以为三十年或更长,到期自动续签。”

    “嘶——”在座的文人们倒吸了口冷气,这手法太毒了。基本上全国所有的小户人家以后都不用缴农税,土地多不卖地可以,交农税!你租收高了就没人种,土地荒芜了将被没收,大户麻烦了。

    孔贞运没气馁,继续说道:“陛下,既然执意要取消士绅优待政策,臣也无话可说,但那些族产和庙产如何办?”

    朱由检没被层出不穷的问题打倒,看着下面的人说道:“朕知道你们大部分是大家族里出来的;既然是族产,同样要按“三七收租”租给人家,族产不能超五百亩,具体细则可依据家族贡献定;庙产同样不能超五百亩,具体细则由东厂教务处定。”

    孔贞运看着朱由检,叹了口气,没再做声。

    朱由检知道大棒舞得狠了点,装可怜道:“朕自己也苦啊,杀了几个亲王,勋贵也得罪完了,连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