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劝 解(第1/2页)  明末风云之铁血崇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由于疆域不断扩大,耕地面积属于富裕阶段,不需要过分追求耕地数量;到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底,全国耕地已达到十亿万亩(约七千万公顷),比天启六年底七亿万亩(约五千万公顷),增加了三亿万亩,已达到了清初的水准。

    人口也从天启六年底不到六千余万人,崇祯六年底增加到近一个亿,暴增四千万;有七年来新增人口,也有以前隐瞒未报的,更多的是内附的蒙古、藏、女真等族的人口。

    人口与土地的增加,也是划分这么多总督区管辖的初衷;多一级总督府,便于快速的处理地方事物,对加快地方建设、保证边境安全至观重要。

    凭借整顿盐业获得的资金,整治理了北方黄河、淮河及泸定河等流域,新设立南河道总督,也是为整治长江流域水系做准备。

    各总督区事务处理理完已到了掌灯时间,崇祯帝朱由检也不愿再浪费讨论,让王承恩安排开席,君臣草草吃完四下散去,谁都没心情拼酒作乐。

    朱由检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德辉殿,家人早已散去休息,连坚持要等阿爹回来的大公主也趴在东暖阁的软榻上睡着了。

    顺便提一下,现今的颐和园很有点后世别墅的味道,各个院落及宫殿都又自己附属的卫生设施;都装了水箱及水管连接山大公主不是自己亲生,自小带在身边,周皇后也一直视为己出;但她更知道世俗的威力,虽被皇帝安慰内心的恐惧少了点;依旧不安的问道:“皇上,非这样不可么?不能再缓缓?”

    缓?如何缓?

    依照目前的发展速度,高效率的蒸汽机出现也就这几年的事,一旦蒸汽机大规模运用,必是科技大爆炸的时代;大明目前的人力是适应不了这个时代的,必须要将女人从世俗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充分利用大明的人力资源,使大明赢在起跑线上。

    欧洲目前还处于“三十年战争”混战中,“开明”的新教还没打赢“保守”的天主教,更没开始工业革命的冲刺;大明没能力去干涉战争的进程,正好趁着这个机会从战争中获得点好处。

    那个尼德兰联省(荷兰)“科技贩子”菲利普船长,靠着伽利略和多普勒的书信,以大明帝国男爵的身份又拐骗了不少人;其中就有居住在荷兰的法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笛卡尔,更收罗了不少欧洲出版学术著作回大明。

    特别是体弱多病的多普勒竟然奇迹般活到了现在,在大明焕发新的活力当上了新郎,那个后世单身了一辈子的笛卡尔,也是来了没多久就坠入了爱河,结束了自己“单身狗”的生涯;这些科技大师在大明娶妻安家,很好的夯实大明原来缺少的理论基础,加快了大明科技的发展速度。

    当年在长江上林丹汗与朕说过的话,如今得到了验证;时不待我啊!不能再缓了!

    朱由检叹了口气,苦笑道:“缓?难啊!迟早要做的事,晚做不如早做!时代不一样了,与其被它推着走,不如自己走!踏实!”

    周皇后现在也不是两眼不知窗外事,与懿安皇后管着庞大的皇家产业,不时也出宫做做慈善,知道大明飞速的变化与存在的弊端;就娜对待工人的态度这事说起,各地的差异就比较大,皇家开办的企业还算好点,毕竟是独此一份,利润本身就高;让点利润给那些工人提高待遇,也不是难事;在那些王爷、勋贵与士族开的工厂,那些公认的命运只能用“凄惨”两字来形容。

    坐在巨大的火山口上,慈善河善心解决不了社会问题,只得改良制度,从律法的角度改善社会结构,提高低层百姓的待遇!

    周皇后叹了口气,幽然说道:“要做就做吧!总不能回到过去!”

    朱由检感激的看了皇后一眼,轻笑安慰道:“没事的,您也累坏了,先去睡吧!朕再坐会,等会再睡!”

    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