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二十二章 灯火葳蕤处(第1/3页)  出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出鞘第两百二十二章灯火葳蕤处扶桑王朝,落京京城,皇宫之中。

    殿试刚刚落下帷幕,在浩阳殿外,聚集了这一批从会试中脱颖而出的许多贡士,他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才俊,其中不乏一些书香门第出身的名流公子,更有王侯将相门下的少年英杰。

    在这些人中,却有一位读书人,穿着谈吐,与周围锦衣华服的世家公子们有所不同。

    那人名为颜文卿,曾在进京赶考途中,因雨水淋湿文书,导致一度被拦在会试考场外。

    好在当时的礼部侍郎柳元琅,当日因自己一位学生也参加会试,柳元琅便亲临贡院考场,坐镇主考官。

    柳元琅知晓颜文卿因文书不能进入考场一事后,便破例放颜文卿进入考场,参加会试。

    颜文卿此人果真大才,会试中一骑绝尘,甚至压过这位礼部侍郎柳元琅的亲传学生一头,成绩高举一甲。而后,会试中数人成功跻身殿试,殿试便在扶桑皇宫浩阳殿举行。

    此刻殿试落幕,考官们正在浩阳殿里交叉批卷。

    殿外数位青年才俊,相互之间其实私交甚广,因父辈或祖上的一些关系,彼此之间即便从未打过照面,此前却也有过书信来往,亦或是相互之间有所耳闻。

    所以那些胸有成竹的年轻读书人们,正在相互吹捧,高谈阔论,仿佛他们已经成功从殿试中取得了极佳成绩,只等尘埃落定后的传胪大典。

    在传胪大典之上,扶桑皇帝陛下会亲自宣布登第进士名次。

    一甲三人,称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传胪大典后,新进士在保和殿参加朝考。朝考试卷分为三等,一等第一名称朝元。

    进士中一甲三人,殿试后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他进士,按殿试、朝考名次,分别还会授正七品到从九品之间不等的数个官职。

    简单来说,读书人所谓的“一朝成名天下知”,也就不外乎是殿试结果宣布,传胪大典授职一事了。

    甚至可以说,眼下正在浩阳殿外高谈阔论的年轻人们,的确就是扶桑王朝新时代的文官们。

    他们即将从上一代原职官员手中,接手新时代的扶桑,以他们胸中的笔墨,为扶桑王朝的江山,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是读书人们,书写属于个人篇章最好的机会。

    十年苦读,一朝成名。他们能够站在此处,已经将无数科举落榜的读书人,踩在了脚下。

    已经有不少人猜测,状元、榜眼、探花的人选。

    有些成名已久,作诗不少的年轻才俊,被周围的读书人们赞不绝口,都说必然高中,还请日后多多照拂。此刻他们就会故作谦虚地回应一句,哪里哪里,日后请多指教。

    浩然殿外,人人皆“同僚”。

    然而颜文卿与其他那些年轻人不同,他衣衫质朴,文质彬彬,却只是安静地站在浩阳殿外一处角落,自顾自凝视宫中的景象。

    众人狂欢,一人沉默。

    颜文卿此前从未想过,能有一天,自己能够来到扶桑皇宫,一睹“金玉为廊,琉璃砌,就是他一定得从家乡那个大山坳里走出来。不能像他爹一样,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然后人至中年,便辛劳过度离世。

    浩阳殿内,柳元琅视线扫过众人,只去看两人。

    一人为自己的得意学生,有望将自己这一脉文脉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之人——学生孙永思。

    而柳元琅所看的另一人,乃是一名出身寒门的读书人,颜文卿。

    颜文卿发现那位当日在考场,替自己解围的礼部侍郎大人,正笑望向自己,忙朝对方还以一个微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