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452章 饮鸩止渴(第1/2页)  重生之金融秃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重生之金融秃鹫正文第0452章饮鸩止渴但凡是经历过那次破坏力史无前例的次贷金融海啸的业内人士,即便在金融海啸过去之后若干年,也都对金融衍生产品望而生畏,甚至是谈虎色变。

    所以刚才在听到吴明昊提到金融创新,而且还是高盛集团的金融创新时,乔天宇本能地警觉了起来。

    要知道,虽然上一世乔天宇在高盛集团供职多年,对高盛集团很有感情,但不得不说在金融创新这一块,高盛集团可是劣迹斑斑,甚至是臭名远扬。

    简单说一下,让高盛集团最为臭名远扬的那次金融创新吧,那一次也最为形象地诠释了什么叫做“饮鸩止渴”!

    2001年,在加入欧元区的关键时间节点上,一直致力于加入欧元区的希腊却犯愁了。

    因为根据欧洲1992年签署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洲经济货币同盟成员国必须符合两个关键标准:

    预算赤字不能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和负债率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然而当时的希望不能满足这两个条件。

    眼看着不符合条件而被踢出欧元区,高盛集团站了出来,一名名叫安替格尼劳地亚迪斯的女高管帮希腊设计了一个复杂的幕后交易策略,也就是“货币掉期交易”。

    帮希腊成功掩盖了一笔高达10亿欧元的公共债务,从而满足了欧元区成员国的标准,硬生生地将希腊带回到欧元区内。

    当然,这种被称作是高盛集团“金融创新”的货币掉期交易比较烧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读。

    希腊发行一笔100亿美元的十至十五年期国债,分批上市。

    这笔国债由高盛投资银行负责将希腊提供的美元兑换成欧元。到这笔债务到期时,将仍然由高盛将其换回美元。

    如果兑换时按市场汇率计算的话,就没有文章可做了。事实上,高盛的“创意”在于人为拟定了一个汇率,使高盛得以向希腊贷出一大笔现金,而不会在希腊的公共负债率中表现出来。

    假如1欧元以市场汇率计算等于1.35美元的话,希腊发行100亿美元可获74亿欧元。然而高盛则用了一个更为优惠的汇率,使希腊获得84亿欧元。

    也就是说,高盛实际上借贷给希腊10亿欧元。但这笔钱却不会出现在希腊当时的公共负债率的统计数据里,因为它要十至十五年以后才归还。

    这样,希腊有了这笔现金收入,使国家预算赤字从账面上看仅为gdp的1.5%,而事实上2004年欧盟统计局重新计算后发现,希腊赤字实际上高达3.7%,超出了标准。

    后来又有透露出来的消息表明,当时希腊真正的预算赤字占到其gdp的5.2%。远远超过规定的3%以下。

    除了这笔借贷,高盛还为希腊设计了多种敛财却不会使负债率上升的方法。

    如将国家彩票业和航空税等未来的收入作为抵押,来换取现金,这种抵押换现方式在统计中不是负债,却变成了出售,即银行债权证券化。

    高盛的这些服务和借贷当然都不是白白提供的,高盛共拿到了高达3亿欧元的佣金。

    高盛深知希腊通过这种手段进入欧元区,其经济必然会有远虑,最终出现支付能力不足。

    高盛为防止自己的投资打水漂,便向德国一家银行购买了20年期的10亿欧元cds“信用违约互换”保险,以便在债务出现支付问题时由承保方补足亏空。

    所以因为这笔“金融创新”的后果,直接导致了2009年震惊全球的希腊债务危机的发生,让希腊经济陷入了全线崩溃、几乎万劫不复的深渊,真正做到了“饮鸩止渴”!

    然而高盛集团明知那是一杯毒酒却不管希腊死活,为了赚钱把希腊推向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