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一零章 天下共主(第2/3页)  少年杯酒意气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借口。

    感觉有些复杂?不要紧,这些都是东道主所要忙活的事情,奉常署会把一切都办妥,不需要扶苏去操心这些。

    那扶苏来找屈原商量些什么呢?

    主要是座次问题。

    此次会盟,昭楚两王自然是最重要的角色,然而参与之人却并非只有两人。昭王政在邀请楚王的同时,还请了赵、魏、卫、周四国观礼。

    除了太远的齐、燕两国没有通知到,中原硕果仅存的几个国家都到了。

    因而这次关于座次的商讨,除了扶苏与屈原之外,还有其他几国的代表。

    原本历史上在长平之战后被灭亡的周国,如今因为长平之战不复存在而得以保留,因为昭国不想冒着被列国合纵攻伐的危险。

    不过随着如今安邑、上党以及晋阳之战的先后胜利,大昭的战力已经彻底凌驾于列国之上,已经为昭国国土彻底包围的周国,其灭亡想来也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周天子如果亲身前来,便只能是他做盟主,这样就会造成各王,尤其是昭王的不满,因此只派出了丞相作为使者。

    周天子的丞相,在礼法上是比诸侯还高上半级的,与昭王的“方伯”身份同级,也不算失礼。

    至于赵、魏、卫三国当然不敢托大只派个使节糊弄昭王,都是亲身赶往武关,唯恐晚了时日,被昭王找到借口攻伐。

    方伯,是代表着诸侯之长的荣誉头衔,原本由周天子赐予孝公,如今又传给了始皇帝。

    原本这种荣誉头衔自然是不可以继承的,但这难不倒昭国的君臣,他们所要做的,不过是每当有新王登基,都派人去找周王室讨要一次罢了。

    可怜周王不但不敢拒绝,还要从饭钱里抠出用以祭奠文王与武王的胙肉来,用作赏赐。

    堂堂天下共主做到了这份上,实在是有够窝囊的。

    读者们可别以为前面说的“从饭钱里抠”只是一句玩笑话。

    实际上,如今的周王为了吃上一顿肉,还真的要从牙缝里抠才行。

    何至于此呢?周国虽小但也有一县之地,几万民众,周王为何会过得如斯凄凉?

    这还要从周国分裂说起。

    周考王弑兄篡位之后,为了防止自己也被弟弟杀掉——他自己就是杀了他的兄长周思王叔袭上位的,而叔袭又是杀了长兄周哀王去疾而谋得的王位。

    总之,为了防止继续套娃,周考王自己住在东边的成周,而将王弟揭分封到了王城所在的西边,续周公之职,为新周公,史称西周恒公。

    大有果汁分你一半的意思。

    之所以以“新周公”称之,是为了与原本的周公世系相区别。

    原本周公的世系来自周公旦,就是曹孟德中吐哺的那位,武王的弟弟,姬旦。这一世系在周王室内部严酷的倾轧中已经失传。

    本来这也没什么,周王不过就是把本来就芝麻大小的土地再分出去一块,从县长沦落为了村长,可村长也能过得不错吧。

    问题就在于西周恒公的儿子,西周威公去世以后,两个儿子分别在韩、赵两国的支持下展开了内斗。

    至于这位西周威公也是个人物,在位期间做了不少大事来维持周王室的存续,比如导致韩相侠累殒命的聂政刺杀事件,就是他引发的。

    说回二子内斗的结果,是本想坐山观虎斗的东周天子倒了大霉。

    时任周王的周显王被其中一个在西周斗争失败的儿子从成周赶了出来,只好跑到了西周公那里避难。

    而东周就被那位败者占据后建立了东周国。

    于是周王便真正意义上成为了孤家寡人,只能寄人篱下。周国实际上落到了两位周天子的管家——东西两位周公的手里。

    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