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二九章 大祭典(第2/3页)  少年杯酒意气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有机会得到上天的认可。

    这是在“法理”上成为君王的必要前提。

    不过这份工作虽然重要,但是很无聊。

    说是协助,扶苏要做的,也就是递个火把,念个颂词之类的打下手的活计。

    颂词的内容也很是肉麻。

    满篇都是在赞颂昭王政的丰功伟绩。

    不过既然是给上天看的“成绩单”,这样做也是无可厚非。

    相比于其余列国的君主,至少始皇所写的都是真事,也是值得被写下来的。

    真不知楚国王室的祭典中,要怎么跟上天吹嘘自己的“丰功伟绩”。

    颂词之中,灭韩、攻伐赵、魏、楚等事自然是被着重提及的,接着就是自己轻刑、减税的惠民政策,在最后又稍稍提及了让上天保佑一下明年的风调雨顺。

    颂词写的佶屈聱牙,又臭又长,但扶苏念得非常富有感情,甚至差点忍不住笑出声。

    而与此相对的,就是在祭台最远处,不少人脸色苍白。

    除开那些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复杂词汇,以及早已为人熟知的南征北战的功绩,王上在颂词中说得,最引起人们议论的,就是轻刑、减税的政策。

    众所周知,这是扶苏在近些年来进行变法的两大步。

    而此时,王上选择在祭天大典中将其作为自己的功绩写入给上天听的颂词中。

    这意味着什么样的含义,已经再清楚不过了。

    原来太子所做的一切的背后,都有着王上的授意。

    这样的想法,在重臣们的脑海中翻转、沸腾,然后再看向祭台上的那对站得太高,已经看不清面容的父子,表情复杂。

    这一对将天下人玩弄在鼓掌间的父子,果然是大昭最宝贵的财富啊。

    大楚之所以会同意熊启摄政,赵魏之所以会在彭城对峙,都是因为他们在依稀明白了合纵已经难以实现翻盘的情况下,换了战略。

    说是战略都难以启齿,只能说是苟活。

    只要能够活到昭王政父子反目,无论获胜者是哪一方,六国都有机会绝地翻盘。

    然而他们很快就会知道,反目的可能,只是这两父子释放出来的假象而已。

    到了今日,在国内反对变法的势力想要借由“王上的意志”来对扶苏进行反扑之时,此次恰到好处的祭天大典打了所有这些人的耳光。

    原来,变法一事,竟是出自王上!

    就站在始皇身旁的扶苏,以及最接近祭台的一些人,当然知道这并非事实。

    什么出自王上授意,都只是旁人意会而已。

    此前,没有人知道王上会在颂词上加这么一段让外人以为变法都是经过他的授意的话。

    扶苏偷偷看了一眼身侧面无表情的始皇帝,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疑惑不已。

    始皇这样做当然会给自己减轻很多压力,可是他为何要这么做呢?

    王室无亲情,他可不会相信,这是出自舐犊之情。

    可实在是猜不出王上此举到底有什么深层的真正含义。

    若说面对甘茂,他还能稍稍做一做猜测,掂量掂量对方心中所思所想。

    那么面对思想浩如烟海的始皇帝,他依然是那个初见时的懵懂少年。

    在颂词的“小风波”结束之后,接下来的祭礼内容便乏善可陈了。

    无非就是大同小异的祭天活动而已,顶多就是祭品的规格略高一些罢了。

    在由始皇帝的带领下,所有人对着上天行礼之后,这场祭典终于结束了。

    不过,此时还远没到可以休息的时候。

    在天光刚放亮时举办的祭礼之后,还有一场真正关系着帝国未来规划的大事件还没有开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