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3章 俺在懵逼中升官了(第1/3页)  大汉从吹牛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不饿很心急,遇见机会他就要搞一搞。

    但是王不饿也不太心急,每一次搞的时候,他都会精打细算。

    虽然让人觉得有些太急了,但却从来不会感觉到唐突。

    想要否定,却又找不到什么更好的理由来否定。

    吏部的工作效率很高。

    得益于秦朝时期的各项制度。

    对于工作,你只能做的比要求更加严谨才行。

    秦朝的行政级别最小只到县一级,也就是说,朝廷会一直管到县这里。

    县再往下,那就是郡县管理的了。

    从严格意义来说,县官是官,县以下的官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官员。

    他们更像是地方性质的临时工,决定权在于县里面,不上报朝廷,也不走朝廷的财政。

    所以,刘邦当年的亭长就是这么来的。

    直接通过主管群吏进退的主吏橼萧何走通关系,直接搞个亭长当着玩玩。

    而即便是亭长,大小也是个官府的人了。

    可即便如此,不事生产的刘邦依旧被人嫌弃。

    这一次的变动暂时不会牵扯到乡亭一级,所以对于吏部来说,无非就是找合适的人麻烦了一些罢了。

    但那也是要分时候的。

    汉建国以来,吏部除了忙碌正常的事情以外,就是对现有的官员进行分级管理。

    何为分级管理?

    汉军在攻占一座县的时候,就会对地方上的官员进行摸排调查,从而得出一个上中下的评论。

    吏部在归档的时候,会将上中下三个评论的官员归档在一起。

    同时,又对上中下三个档次,进行了更加细腻化的分档管理。

    按照年龄,潜力,对每一个档次在细分一个上中下档次。

    所以,上上未必就是最好的,上下又未必是最差的。

    级别越低,年纪越大,潜力就越小,这样的人哪怕风评为上,最终也只能拿个上中或者上下。

    因为这个年龄已经不再具备继续培养的意义和价值了。

    但这并不会影响他们的任免升迁。

    这一套制度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谁让汉国官员太少了呢。

    而每一个国家在建国开始的一段时间,都会面临一个同样的问题。

    官员的组成分为三个部分,一类是之前的老旧官员继续担任,二类是军功将士上任官员,三类是新提拔的人才。

    其中一类和二类差不多要占据九成以上,这九成中,一类又会占据七成以上。

    所以,王不饿为了能够加速人才培养与发现,就下令组建了这套体系。

    放在现在,那就极为方便了。

    吏部直接打开了存放上上官员的库房,然后又找到了,官员以及吏的档案。

    通过档案的调阅,加上王上下达的命令要求,吏部很快便挑选出了合适的人。

    其中每一个位置都有至少五个人选。

    县令是从县丞和县尉中挑选出来的。

    县丞,则是从主吏橼中挑选的。

    县尉,是从狱橼中挑选的。

    主吏橼,是从主吏橼手下的吏橼中挑选的。

    每一个官员,都是从吏中挑选的,这些人年轻,经验或许会有所不足。

    但实验性质的,最不怕的就是出错。

    况且平阴县位于洛阳旁边,不论是吏部还是王不饿,都会派人时刻盯着。

    淮阴!

    最近淮阴城内的气氛很热闹。

    淮阴人茶后饭余之间,也更是多了一些谈资。

    人类最大的优势在于,他可以选择性的遗忘一部分记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