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3章杨侑之心(第2/3页)  隋末第一狠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发现死蚕又立即要拿开,拿过死蚕的手,又必须清洗之后,才能去喂食这些。”邹羽回忆着小时候家里养蚕,妈妈说过的话,随后给杨侑解说道。

    “老师懂得真多!”杨侑敬佩的看着邹羽赞叹道。

    “我也只是纸上谈兵,真的养蚕,还得蚕农。”邹羽摇摇头说道。

    “这事就交给我吧!桑蚕一体,等经验丰富以后,就推广出去。”杨陏眼睛一睁道。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可以提供技术,让别人去做事,自己记录下来就行了!经验最重要,并不一定要完全亲自去做。”邹羽关心的说道。

    “老师你放心,这点我明白!”杨陏点点头道。

    “粮食进展如何了?”留下惊叹的众人观看桑树,邹羽带着杨陏走到一边问道。

    “虽然经过精心挑选,精心种植,粮食确实有所增产,但是始终没有太大的进展;即便是普通的粮食种子,如此照料,也少不了多少产量。”杨陏苦恼的摇摇头道。

    “种子培育还是可行的吧?”邹羽继续问道。

    杨陏想要研究出像水果嫁接一样,能够完全改变产量的粮食,只不过进展非常慢。

    虽然进展非常慢,不过总比以前好一些,因此他实验田产出,就会作为粮食种子,分发出去。

    现在可没有那么多粮食的品种,或者说百姓种植粮食,不过是随意挑选一下,就种了下去,而杨陏培养的粮食,用来做种子,怎么也有一定成效。

    目前种子产量不算充足,因此只能提供给部分百姓,邹羽让杨陏扩大种植面积,就是为了增加优良种子。

    “还行,今年有一万斤粮种,已经分给了百姓。”杨陏有些心不在焉的回答。

    “我已经让人全国收集粮食种子,包括新罗,百济,以及高句丽等国内的粮食!你可以慢慢去做实验,毕竟这是急不来的。”邹羽说道。

    各地粮食,同样是小麦大米,都有细微的差距,把它们种植到一起,进行授粉,培育出更优良的品种,这就是实验的目地。

    耐寒,耐旱的小麦,这是进展最大的一项,唯有晋阳朝廷,已经开始种植冬小麦。让青黄不接成为过去。

    杨陏非常喜爱摆弄植物,尤其是跟着邹羽学了一段时间,他就迷恋上了这种操控植物生长的手段,带着人种植着各种蔬菜水果,五谷杂粮。

    “大棚种植,还是在玻璃房进行最好!我已经让人给你准备好了,就在城外,有十亩地。”邹羽温和的说道。

    玻璃不方便长途运输,因此他就干脆来建大棚,反正没有塑料,最好就是玻璃,这比起草棚方便多了,也更有作用,唯一的缺点就是成本太高。

    草棚虽然也能做大棚种植,不过需要人精心照料不说,种植的蔬菜也因为光合作用不够,叶子泛黄。

    “全部用玻璃做的大棚?”杨侑惊讶的问道。

    搞了这么久农业,他虽然不明白光合作用,但是知道阳光的重要性,而且用玻璃,保温方面,也方便得多。

    “是的!玻璃大棚里面,先把地翻好,烧一夜热水,让地面被水蒸气弄暖和,这样种植效果更好。”邹羽提醒道。

    “嗯!多谢老师指点,贺兰山脚给我划一块地吧!以后实验基地就建立在那边,有山有水,也更方便一些。”杨侑对邹羽拱手道。

    “也行,我让人先把水车,水渠修好。不过实验基地不能只在一个地方,北方要有,以后南方也得有,多培养一些人手,这样不但轻松一些,进展也会更快。”邹羽见杨侑确实已经改变了自己身份,也不去纠正,点点头答应道。

    人对于事物,都有迷恋的东西,有的是权力,有的是美酒佳肴,有的是美人赌博,而有的人是因为喜爱,而选择工作!这些人往往会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