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716 德国制造是怎么站起来的?(第2/3页)  实力不允许我低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那个时代是假冒伪劣产品代名词的德国造,会在一百多年之后,成为精良产品的代名词。

    而德国制造之所以在后面,能够后来居上。

    也完全是因为大阴帝国自己的锅。

    就比如后来他们殖民全世界,成为日不落帝国之后。

    他们发现这钱也太好赚了,只要从殖民地贩卖一些资源会本土和欧洲,就不愁卖。

    再把本土和欧洲采购进来的工业制品,拿回到殖民地去倾销,那钱就如同流水一般的进账了。

    这钱赚的太容易了,还搞什么研发,搞什么制造提升?

    根本就没必要嘛!

    而另外一边刚刚统一的德国,却发现他们根本就没资格过上和大阴帝国一样的舒坦日子。

    因为他们在海外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殖民地。

    所以俾斯麦上线之后,首先就进行了教育改革,首先实现了全民基础义务教育。

    让小孩子必须进学校读书,然后还开办了多所大学。

    并且因为多年在寒冬中苦熬出来的死板民族性格,他们也并不喜欢搞什么浮夸的学术论调。

    他们更加讲究实用。

    几乎所有的大学学科,都要与实践像联系。

    并且创办了最好的技工培养体系,而这才是德国制造,从假冒伪劣产品变成世界顶级工业品的关键。

    而这套技工培养体系,在肖锋调研了德国的发展史之后,他认为这个体系,才是我们最应该学习的东西。

    虽然我们天天喊着大国工匠,可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像德国那样完整的技工培养体系。

    而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大工匠,说实话也就只能在国有企业的体系里存活。

    如果实在私营企业的工厂内,这样的工匠根本就活不下去…

    毕竟培养这样一个工匠,那需要花费的时间,资源可实在太多太多了。

    对于那些私营企业而言,他们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时间和精力。

    而在我们国家,很多人都存在这一个思维误区,那就是工厂里一线的工人,怎么可能比得上坐在办公室的工程师?

    那些伟大的工业发明,就应该都是那些坐在办公室的读书人搞出来的。

    可实际上,这才是大错特错的理念。

    事实上,就全世界范围而言,真正能够搞出工业技术创新和突破的,往往都是那些一线的工人。

    或者说是那些在一线上有工作经验的工程师搞出来的。

    这也就是理论结合实践,才能出创新的真实写照。

    而在我国,就目前的培养体系而言,我们还有很远很远的路要走。

    先说说德国人是怎么培养工程师的。

    首先在德国,技工是非常吃香的职业,而且赚到的工资一点都不比做办公室的低。

    甚至有些岗位,干了几年,有了经验之后,技工的工资还会比坐办公室的文员要高出一截。

    所以很多德国的年轻人就愿意当技工。

    而且当上高中的时候,就要开始分流了。

    有意愿当技工的就可以进入技工学校了,而想要学理论知识的,则可以准备考大学了。

    而当技工的,先要到技工学校去学习理论方面的知识。

    然后就是三年的工厂实践,这段时间,就是相当于过去的学徒工制度。

    是一边在工厂里实践工作,一边要在课堂里学习专业知识的。

    人家的技校可和我们的技校有着天壤之别。

    首先人家社会就不会瞧不起技校的学生,不会认为他们低人一等。

    而且各大企业也愿意招收这些技校的学徒工,这些学徒工被分配到各家工厂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