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93章 迁都雒阳(第2/3页)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观点:
    桓灵时天下大乱,汉统衰微,当时可不是仅仅因为“战乱不断,百姓困苦”,而是天下的土地兼并、贫富悬殊等等种种社会弊端,已经积累到了非常深重的程度了。
    所以,早点结束战争状态,却不解决社会问题、不对社会经济运作做好改造的话,就算重归和平,说不定反而掩盖了更多问题,那也就是回到冲质桓灵之前的汉安帝、汉顺帝时期。
    换句话说,形势会比桓灵好不少,但程度也有限。如果说桓灵状态属于“三十年后就要亡天下”,安帝顺帝时期也不过是“六十年后要亡天下”。
    刘备总不会希望他将来传位给后人,天下也只有五六十年太平吧,那可是比刘秀中兴的效果还差得远了——当然这话刘巴不敢直接说,只是潜台词里隐藏了这个道理。
    最后,刘巴敏锐地指出,说他这些年来搞经济工作、得丞相耳提面命教诲、学习进步,揣摩出了一个道理:
    那就是战争状态可以转移内部矛盾,并且利于推进改革。
    有些改革在和平年代阻力重重,那是因为没法用“需要上马这项改革来提升朝廷对外战斗力”这个借口,让一切阻挠者让路。
    而战时体制,可以把一切阻挠改革的人打成通敌,也能合理合法加强动员,对于真心想革天下之弊的雄主,是一个很不错的工具,所以刘备不该觉得战时状态是一种负担。
    刘巴还举了个例子:要是战争那么快打完了,陛下还有什么理由继续发行“战争国债”?还没来得及干完的那些改革,有足够财力支持嘛?为什么不趁着战争的尾声夹带私货呢?
    (注:必须澄清一点。利用战时的紧急状态更利于做事,这是一把双刃剑。在刘备、曹操这些人手上,是确实革除弊政、为国为民改革兴利的。
    但历史上也不乏尝到这种制度好处后,赖在战时体制的便捷性上不肯过河的。比如曹叡的十四年任期里,前八年就属于利用战时体制做了正事儿,扛住诸葛亮的压力,他自己也不敢懈怠。
    可诸葛亮死后,曹叡的最后六年没了外部威胁,就属于赖在战时体制的红利里不肯下来,依然高强度动员,但搜刮来的民力都用来造宫殿个人享乐,腐化堕落。所以我并不是一味为战时体制的优点鼓吹。)
    这话刘巴也是不能在朝议上说的,太阴损了,私下里跟刘备说说倒是可以。
    而且刘备想拒绝法正、理由也很充分,都现成摆着呢,就说不忍河北百姓连续受苦,完全不用提别的。
    刘备听后果然犹豫了,没有再被法正的意见左右,决定去雒阳,问了李素和诸葛亮再拍板。
    可见四十岁的刘备,还没那么自负,不至于说出“事事问丞相,莫非朕不知治国”这样的话。
    九月初六的朝议上,刘备就敲定了三件事儿:
    先是正式讨论封司徒钟繇为槐里侯,食邑三千户,这个很快集议通过生效。
    随后刘备就宣布,即日起御驾东巡雒阳,百官也另定计划,分批在三个月内前往雒阳。明年的新年朝会,会在雒阳举行,到时候也会在雒阳重新郊祀,把朝廷职能全部搬过去。
    这个过程中,其实也会有少量官员被要求留在长安组成过渡期班子,那就等于是跟着钟繇退居二线了。
    至于长安周边的军队,除了要留守关中、警戒西北的之外,其他应该跟着朝廷走的部队,拖到明年春耕结束后再动身。
    因为军队人多,可能涉及十几万人,这些人在关中地区再多吃四个多月粮食,也能减轻雒阳那边的粮食运输压力,减少浪费损耗。
    雒阳的粮食,未来终究是要靠关东的河南河北供给,否则狭小的伊洛平原绝对养不活百万级的人口。
    现在河南河北还是敌占区,就算将来光复了,最初的一两年也要战后重建,不可能正常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