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55章 平贼之策(第3/4页)  崇祯十五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急令刘肇基紧急驰援岳州,为的就是保证岳州的安稳。

    “没。”于海回。

    没有岳州军报,朱慈烺坐下来,开始写奏疏,将今日的过程,详细向崇祯帝禀报。

    而在这之前,在离开开封,将大军交给陈奇瑜等之时,朱慈烺当时就写了奏疏,向父皇阐明了自己暂时离开大军,前往扬州的必要性。

    “湖广南直隶明为两地,但实为一体,不唯钱粮,更因为长江,南直隶军政不修,水军孱弱,无法封锁长江,此乃武昌失守一大主因,要想将献贼禁锢于湖广,歼灭于武昌,南京水师非奋起不可,儿臣前往扬州,一来巡视南直隶军务,挑选精兵,二来就是要亲率水军西上,收复武昌。”

    “军中事务,儿臣都已经详细安排,有陈奇瑜杨尔铭和各级将领,严格执行,断不会有差错,儿臣快马疾驰,大军抵达湖广之时,儿臣必已至矣!”

    当然了,朱慈烺心中清楚,自己这一份奏疏送上去,对于他擅自离开大军之事,崇祯帝一定会有所不满,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为了彻底剿灭张献忠,将湖广南直隶所有的资源,连兵马到粮草,全部都动员起来,他不得不到扬州走一趟,甚至有时间,他也不排除进南京。

    今日到了扬州,处理了八大盐商,更要将三品的盐运使斩首,这么大的事情,他也必须向崇祯帝禀报。

    写完了奏疏,放下笔,朱慈烺靠上椅背,微微松口气,脑子里又盘算起他和陈奇瑜杨尔铭,连同参谋司的诸位参谋,一起制定的策略……

    张献忠占据了武昌,看似风光,但其实却也是将自己置于了一个险地。

    武汉三镇是大明的腹心之地,占据武昌,向南就可以控制广东、湖南;向北可以直达中原,进取京畿;向东可以直取南直隶。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武昌其实也是一个四战之地。

    现在,刘肇基留下的一万京营和牛成虎的一万秦兵在北面的黄州府,隔着支江,和武昌对望,左良玉在西面的汉川,马士英在东面的九江,和武昌分别是长江上下游,等于武昌的北、西、东三个方向都是官军,虽然在武昌之战中,马士英被张献忠击败,损失惨重,已经无力主动出击,但左良玉和刘肇基牛成虎的部队,却都没有受损,只等时机一到,他们就可以架起浮桥,攻击武昌。

    时机是什么呢?

    就是朱慈烺亲率的三万大军赶到,官军的兵力和战力,完全占据优势之时,就可以大举过江,一举收复武昌,歼灭张献忠。

    这样的险境,狡诈如张献忠不会不知道,但他现在仍然留在武昌,不外乎是因为修整兵马,招募青壮,收集船只,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三面的官军虽然虎视眈眈,但却无力向他发动进攻,他一时不用担心。

    同时,他一定也是在观察、思考,以确定下一个攻击目标。

    如果张献忠有一支强大的水军,他完全可以顺江而下,东进九江、安庆,继而夺取南京,就像后世的太平天国一样,建立基业。但他没有,而明军在南直隶犹有相当的力量,一旦他东进,左良玉牛成虎必然尾随其后,在滔滔江水和九江坚城之下,他失败是大概率的事情。

    不东进九江,那么,张献忠就只能南下夺取岳州了。

    为了稳住张献忠,令他继续留在武昌,以给岳州争取更多加固城防的时间,在离开大军之时,朱慈烺叮嘱陈奇瑜,要陈放慢行军的速度,只要这三万大军不出现在湖广,张献忠就没有立刻离开武昌的急迫,就有可能继续在武昌修整练兵。历史上,张献忠足足在武昌停留了半年,才不情愿的离开。

    不需要半年,只要三个月,等到岳州城防完备,大军衔枚疾进,加上左良玉马士英牛成虎,以及仍然留在黄州的一万精武营,四面齐攻,就可以围歼张献忠!

    这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