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87章 保督徐标(求月票~~)(第2/3页)  崇祯十五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里地,除了去冬的小麦,剩下的田地里竟然没有一个农人,如果这个时候不忙着播种,那就说明,他们要种的不是玉米,而是稍晚一点的小米了。    小米玉米都是农作物,虽然玉米产量高一点,官府大力推广,但并没有禁止播种小米,因此,朱慈烺好奇的不是有人播种小米,而是连续几十里,道边两边,竟然没有一处玉米地。    没有人能回答。皇帝身边的人,对保定的民情民事,都不甚知晓。    “陛下,距保定府只有二十里了,今夜是否进城休息?”    此时,三千营虎大威来报。    朱慈烺点头:“今夜就在保定府吧。”    “遵旨!”    虎大威打马而去。    ……    保定府始建于宋淳化三年,原本并没有什么重要的战略地位,但自从大明迁都北京之后,保定府就成为拱卫京师的重镇,亦成为京师南面的屏障,大明朝廷在这里设置保定总督,辖制保定府,真定府,顺德府,河间府等周边广大地区的所有兵马。    就大明各地来说,除了辽东督师,蓟州总督,宣大总督,三边总督等一线地区之外,身在内陆、但肩负拱卫京师重任的保定总督是最为重要的。    朱慈烺带军南下,原本是要急切赶到襄阳的,但保定府他却不能不留一夜,原本不止是因为保定府位置重要,他穿越而来,虽然两次从保定府经过,但却一次也没有入城,保定民情如何,是否繁华,他还是想要亲身探查一下的,另外,他也是要在这里见两个人。    一个是保定总督徐标。另一个则是内廷太医院卫生司的吴有性。    徐标,山东济宁人,字准明,号鹤洲。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时,历淮徐道参议,崇祯十六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徐标正直、忠君,朝廷下旨要办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很有名声,十六年末,李自成攻陷山西,逼近京师,崇祯皇帝下旨,令徐标移驻真定,以遏止李自成从山西进犯。    十七年,李自成大军压境,派人给徐标送来劝降信,徐标大骂,撕毁信件,诛杀使臣,严密巡防,决意死战。但中军谢加福却早已经暗中投靠了李自成,待李自成兵到,立刻绑缚徐标,然后打开城门,迎接李自成。    徐标大骂不止,不肯投降,被抬到城西门,乱刀砍死。徐标的全家老小听闻徐标被杀,都跳入了衙门内的井中尽节。    福王时,赠兵部尚书。    上一世,徐标是在崇祯十六年,代替支持不能赴任的吕大器,成为保定总督的,但这一世却有一些不同,因为开封之战的改变,保定总督的人选也发生了改变,虽然杨文岳战死在了运河,但接替杨文岳的,并不是徐标,而是正在保定屯田的袁继咸,而当朱慈烺继位,袁继咸进京入阁之后,历史人事的任命,再次回到原先的轨迹,于是徐标就成了保定总督。    在这之前,徐标在南方任职,朱慈烺并没有见过,原本他也没有急着有见徐标,不过徐标今年一连上了三次奏疏,就朝廷财税、灾民赈济、和平定辽东之策都有谏言,朱慈烺觉得,颇和自己的胃口,感觉徐标不止是忠臣,更是一位良臣,此次出京,恰好路过保定府,他当然要见一下这位忠良的。    另外,卫生司吴有性,自被任命为卫生司的主事以来,一直在奔波在保定和京师两地,有时还会到山西,朱慈烺已经好久没有见他了,此时吴有性恰好就在保定,朱慈烺怜惜他的奔波和努力,更为崇祯十六十七年,大明保定京师地区,没有爆发如历史那般的大规模的鼠疫,而感到庆幸和振奋---这都是吴有性的功劳啊,别人不知,但身为穿越者,朱慈烺清楚知道,吴有性挽救了半个大明,若没有吴有性,即便他战场胜利再多,怕也难有今日局面。    ……    城外十里,保定总督徐标已经带着城内文武,在官道边迎接了,站在他身边,感觉有点和其他官员格格不入就是大明内廷太医院卫生司的主事吴有性。    “来了~~”    黄昏时间,官道之上黄尘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