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8章 云中伯诞生了(第2/3页)  大明好伴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夸奖的那些还要响亮上不少。

    萧敬脸色抽搐了一下,满脸的嫌弃。

    别以为谢至没看到萧敬那表情,随即,便出言问道:“是吧,萧公公。”

    被问及,萧敬恢复了笑意,回道:“是是是,云中伯所言有理,陛下也是这个意思。”

    不用萧敬回答,朱厚照便也相信谢至所言了,一脸的兴奋,道“本宫终于不用害怕被别人知晓身份了。”

    传旨之后,萧敬并未停留,直接回了京师。

    随着萧敬的旨意传达,朱主薄是当朝太子的消息第一时间便在云中传了出来。

    见过朱厚照的那些云中百姓,无不都在交口称赞。

    朱厚照性格开朗,没什么高高在上,不愿与庶民百姓相交的心思,自然也就深得民心。

    .....

    弘治皇帝既然有了旨意,那谢至便可放开手脚,把云中卫再往更高一个台阶打造一下了。

    招兵之事,谢至并未选择军户。

    这些军户都有隶属的卫所,背景是否清白,很难搞清。

    所以,对兵丁的选择,谢至想到了流民。

    这些流民各行业的人都有,皆都是在乡因各种原因存活不下去,才沦落成了流民。

    军户虽不讨喜,但若是能许以好处的话,还是会有流民参与的。

    在与王守仁商量之后,直接由县衙贴出告示。

    凡是愿参加云中卫之人,每月饷银三十文,随行亲属皆由云中卫安排营生。

    第一条,不算什么。

    第二条,才算是真正吸引人的。

    只要能安定下来,即便是外乡,他们也心甘情愿了。

    一时之间,云中聚集起了大批的流民。

    这个时候,想要富裕,最关键的还是得靠人口才行。

    别看云中现有的耕地有将近三万亩了,但未开垦的荒地至少还有一半。

    毕竟这个时候所有的种植都是需要人力的,一汉子一年能种活十亩也是极限了。

    在云中落脚的适龄汉子都被放入了云中卫,剩余的则是安排他们在云中住了下来。

    云中的荒地虽说是不少,但也养活不了源源不断涌进来的乡民。

    唯一办法,还得是依靠经济的。

    所以说,再寻求一条致富之路还是很有必要了。

    “知县,云中卫招募兵丁已达四千了,可涌进来的流民却有一万有余了,现在已是秋收,我们的存粮很快便会被吃光了,如今还有流民涌来,该想想其他办法了。”

    王守仁所言也并不是没有道理。

    谢至沉思了片刻,道:“某吩咐徐经去买粮吧,若想长期发展,还得是找个机会,寻个其他能赚银子的营生,也好让这些流民在冬日之时也能有事可干,如此之多的人到了陌生之地,若是没可干的事情,开始很容易出状况,目前来讲,先只能是让这些流民去垦荒了,荒地开出来,明岁便可种下了。”

    道理也就是这么个道理。

    王守仁附和道:“嗯,是该如此。”

    顿了一下,谢至接着道:“徐经在城南发现了一片陶土,他已从景德镇找寻匠人了,若是适合制造瓷器,也将会是一大笔利润,也算是给这些流民找些活干了。”

    这些流民已经是来了,只有给这些流民找到长久谋生的营生,云中卫的那些兵丁才能安定下来。

    “守仁兄,你只管负责云中卫的训练,其余的事情某来操心便是,先前与鞑靼那一战,他们的俘虏不过才换回了我大明百姓百人而已,还有不少百姓,在其手中,将来这些百姓定要重回我大明故土,最关键的还是要保证往后我大明不失一寸土地,不失一个百姓才是,而想要达成这些便需要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