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99章人性啊人性(第2/3页)  大魏霸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屁股挨了一下椅子的边而已。

    “你是聪明人,那王某也不跟你绕圈子了!”王猛道:“陛下南征,留下猛在邺城,就是为陛下看家守院。然而这件事猛并没有做好,好像事情有些脱离了掌控。”

    小关羽“王公高见,这事说到底,也就是那些商贾有些不安分了。”

    “哦!”听了这话,王猛非常意外,他没有想到居然是华夏商盟出了问题。

    事实上冉明组建了华夏商盟就是借助了商贾的力量。在冉明最初的扩张过程中,除了遵循军事原则,也遵循商业原则,对于境内的财势者采取交换原则,凡是对魏军的展有利者都会让渡政治资源或者物产资源,助其家。以刘原、张询、王成为代表的几大家族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武人与商人的这种互动,军事与商业的这种结合,也是魏国能够在过去几年迅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后来,不甘愿成为商盟老三的王成率先叛变了冉明,与冉智合作。华夏商盟三大元老家族、王氏被吞并瓦解,刘原的商号彻底并入了冉明的私产中。张询的实力也大损,在这个时候,以郑简为代表的士族门阀商号开始快速发展。不过冉明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战前押宝,即是那些在胜负未分之前、魏军窘困万分之中能够给予财力支持者,魏国政权在取得胜利之后才会论功行赏,通常会返还远比其付出为大的资源作为报偿,至于那些在战前踟蹰犹豫,不肯就将宝押在魏军胜利这里,等到胜利之后再来凑热闹的,就比较难在战后分一杯羹获取暴利了。

    造成这样的局面,那就是张询、郑简等超级商贾越来越富,势力越来越强。而那些传统商贾,影响力和实力就会越来越弱。如果不是有了中南开发公司和南洋开发公司,恐怕这些商号都没有了生存空间。

    中国人老祖宗非常聪明,用一句话概括了人性。那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现在阶段,这些天下大势这些商贾看得非常清楚,一旦冉明取得胜利,天下统一。华夏商盟那些是籍破虏在秘密建立培养自己的嫡系军队。调出这三个营,目的也是为了切断他们与籍罴的联系。对于这三个安北精锐步兵营的情况,无论当时的“天聋地哑”,还是当初的天眼,都留下的相对的记录。根据这些记录,王猛知道这三个步兵营,虽然装备不错,但是却是没有经历过恶仗的新兵居多,辅以籍罴的家臣家丁作为军队基层骨干,但是战斗力却不一属于一流的。特别是步兵面对骑兵的劣势,纵然籍破虏有了充足的准备,冉烽所部一万余骑兵也不应该吃亏,特别是伤亡近半,这简直就是匪夷所思了。

    王猛更慎重的是那三四万仆从军,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

    庞大的船队行驶的黄河上,缓缓靠近了漳水的交叉口。冉智站在甲板上,背手而立。在大船最底层的船舱内,无数倭人被驱使牛马一样,驱赶到狭窄的船舱里,他们吃力的摇动船桨,为大船提供动力。每天辛苦的劳动,勉强换取两三个果腹的窝窝头。在船舱里,还有一些等级较高的倭奴国人,这些人穿着崭新的麻布衣服,手持皮鞭。只要看到那些动作稍稍迟缓的倭人,马上就是一声暴喝道:“八嘎!”接着皮鞭就像雨点一样抽打下去。

    冉智也是无可奈何,南洋诸岛早被冉明占据,冉智在夷州,渡过了最初的困难时期,在传授了土著汉化农耕之后,这个宝岛同样不缺少粮食,但是他却缺少人力,临海郡人口早已被他劫掠了一半多,随着冉智大举登陆东晋沿海地区,这些地方的百姓为了避免被劫掠,不得不向内地迁移。这样以来,冉智想要在晋国劫掠人口越来越困难。可是要向深入魏国沿海劫掠人口,冉智不仅害怕引来冉明的疯狂报复,无奈之下,为了避免被冉明发现,他只得向东北的大海上探索。

    终于冉智发现了倭国。这个时候,倭国还没有真正的统一。至于所谓倭国的天照大神的原型卑弥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