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一十二章 甘成木(第1/3页)  回到北宋当大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甘成木,其实本来叫作甘成才,这小子小时候学写自己的名字,一直把才字错写成了木字,关键是这小子也就会写自己的名字,改都改不过来。

    后来还是甘奇他老爹这个举人老爷拍板决定了,就把甘成才的名字改成了甘成木,寓意也不差,健健康康,茁壮成长,也就别想那些什么成才的事情了,成木即可。成才这个名字也是甘奇老爹给取的,昔日村里的孩童,取名字这种事情,都是甘奇的老爹与甘三爷包办。

    摘星楼,与樊楼在同一条街上,只是档次差了一些,不过也是平常百姓难得消费得起的地方,不过甘成木如今倒是消费得起,他老爹在相扑场外开了一个不小的茶楼,一年总有三四千贯的进项,虽然算不得豪富人家,但比起那些一年到头不过二三十贯收入的普通家庭,那就已然是富贵人家了。

    除了在南城置办了一个二层小宅子之外,而今他家中的钱财,基本上都在他手中花销。不是父母舍得,而是这儿子太过厉害,虽然不至于打爹骂娘的,但是也能做出到自己家的店面里闹事的事情,甚至为了要钱,还当父母面打自己过门不久的媳妇,打给父母看。这般手段,他爹娘又是一辈子的老实人,唯有给钱。

    给钱消灾,一切都好,甘成木只要拿了钱,那也是个好人,喜笑颜开就走。

    也可见甘九叔活得有多难,这些事情,甘奇以前是真不知道,不过进村随便找谁问一问,便也都知晓了。

    甘霸听得这些事情,骂咧不止,跟着甘奇就进城去了。真要说起来,昔日里甘霸过年的时候往村里挑年货,这甘成木也曾经围着甘霸的箩筐担子要过零嘴吃食,那时候的甘成木皮是皮,但是也没想到几年之后会这么皮。

    在汴梁城里找人的事情,大恶人甘霸有的是手段,先找了一个人称崔二爷的人,崔二爷得了如此差事,立马派手下得力干将茂哥儿出街去扫听,不得多久,摘星楼的店名就传到了甘霸耳中。

    时候不早,甘奇带着甘霸往摘星楼而去,还带了一个跟班,刚刚入京的吴承渥。

    吴承渥之所以此时归京了,那还是托了赵大姐的福气,赵大姐会哭,找到赵曙一通哭,就把老公从千里之外哭回来了。

    吴承渥中午在甘奇家趁的饭,大包小包提了一大堆,甘奇却没有回来吃饭,只是下午回来坐了一下,等着天黑出门办事,吴承渥对甘奇着,觉得吴承渥适合做这件事,不过转念一想,又觉得吴承渥缺乏了一些灵性。

    治学这种事情,一方面又适合比较坐得住的人来干,但是比较沉闷坐得住的人,又比较容易迂腐守旧,这学说之事,想要发展,又不能过于迂腐守旧。比如吴承渥,真要让吴承渥成为名士大儒,那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后世儒家越发的保守,大概就是这种原因。

    甘奇又立马加了一句:“整理出来的东西,都拿来给我看看再装订成书。”

    “谨遵先生之言。”吴承渥一丝不苟的答着话语。

    这尊师重道是极好的,但是甘奇却感觉很不好,说道:“承渥,你以后与我在一起,当随意一些,不必如此守礼。”

    “谨遵先生教导。”吴承渥又道。

    甘奇只能摇摇头,三四十岁的人了,如之奈何?

    偏偏如苏轼那般的大才,却又不在治学之道深究,不然苏轼若是愿意立言立论立说,还有程家兄弟什么事情?这儒家学派,也不至于越来越保守。

    吴承渥似也想起了一事,问道:“先生,学生此番离了泉州,知泉州事还空缺着,泉州还有许多事宜需要人照看着,先生当早作打算。”

    吴承渥这一言,倒是让甘奇心中舒服了一些,证明吴承渥人虽然迂腐,但终究还是知道谋事的,说出这番话,显然也是为甘奇考虑了许多事情。

    甘奇低头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