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章 苦难(第1/3页)  汉世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一切的努力都不见效后对于北迁袁振做了最后的努力那便是希望能够回到祖籍所在的蔡州在他看来这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满足了朝廷迁户的要求也让他们不用远离内地到偏远、陌生而又复杂、危险的边地定居然后又被拒绝了或者说负责的官员直接无视了他的诉求完全没有听取他恳求的意愿。
    最后的最后素有涵养的袁振头一次心中充满了愤怒、怨恨对于大汉朝廷失望乃至仇视对于金陵朝廷则是无比怀念。同样的也因为是文人他无法像诸多不愿外迁的豪右一般采取什么过激的手段与反抗。
    江南的迁户行动可以想见不是一帆风顺的文道昌盛却不代表没有血性之徒尤其在面对严重的利益侵害、存亡干系之时感受到了那切肤之痛发生了几股叛乱。
    只是朝廷的准备太充分了官府的控制能力太强了哪怕在当涂发生了一起由原江南士卒掀起的哗变、叛乱也毫不移其志所有的动乱都被驻军弹压扑灭所有参与到动乱的人不管什么身份不是被杀就是被问罪流放。
    那段时间袁振听到的消息都是哪州哪家被灭门哪家被抄家问罪哪家被籍没流放
    在强权之下有大量深刻的教训在前可供的选择也只有两条一条直接通向绝望的深渊一条尚存希望聪明人都知道怎么选。
    于是袁振怀着一颗沉重的心情开始清理自己的家产配合北徙。
    读过书博闻广记并有阅历的加持在面临重大抉择时所做出的行动终究是强于一般人的在准备期间袁振的举动充分体现出了什么叫见识什么叫聪明。
    他把自家的土地分给了亲友以及佃户剩下的也悉数变卖给官府同时将所有的财产包括那座住了几十年不断扩大的庄园一起清理变卖转化为金、银等方便携带的财物。
    对于自家的僮仆奴婢大部分都遣散分与土地、乃至钱粮完全做出了一副“散尽”家财的样子。至于他的小妾们因为没有生养也都发与足量的钱粮让她们回家、改嫁。
    而经他挑选最终随他北迁的只有五户足够忠诚的身强体壮的奴仆以及两名健妇。袁振很清楚涉及到数千里的迁徙旅途哪怕是官府组织危险、风险都太大了因此比起那些僮仆数十、满载家私的人他选择闷声选择低调。
    当然这并不是袁振真的大方真的磊落真的有那等大器量毕竟三代半个世纪积攒的家产经此一迁直接缩水一大半换谁不心疼?哪怕是经自己挥霍一空心里都能好受些。
    袁家唯一的缺点就是血脉太薄弱了他是独子膝下也只有一子一女子十二女七岁。这样一家如果再大摇大摆不知隐富那必是取祸之道。
    不过哪怕再低调随行的那几口沉重的箱子那几辆马车都能证明还是有些家财的。事实上如果袁家像其他人家也有几个年富力强的嫡系血脉那么袁振纵然低调也不至于像这般的谨小慎微如履薄冰。
    事实上袁振的顾虑并非杞人忧天他所不知道的是有一支同样北徙的队伍在渡过长江之后惨遭噩运。护送的官兵见财起意将之杀掠一空六百多迁户不论男女老幼无一幸免。
    那支数十人的官兵、差役带着抢掠的大量钱财逃亡大别山脉落草为寇虽然最终被淮西道都司派兵剿灭但被杀害的数百人却也无人替他们伸冤了。
    财帛动人心露于白的后果就是那么严重这就是风险。对于其事从地方到朝廷从官吏到军队都是竭力掩盖事情或许终有暴露的一天但是死难者的家属或许想不到永别那么快就成为现实那数百人甚至连到西北吹沙子的机会都没有
    因此来自句容、溧水的这批迁户能够顺利地抵达邠州确实是件幸运的事。只是他们不会这么觉得就是了。事实上像袁振这样性质的豪右也得感谢平日里名声还算好过往那些鱼肉乡里横行不法的人可是在经过一番清算之后才上路的。
    而如今袁振最后悔的莫过于在看出江南不保的情况选择隐于乡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