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5章 糜烂的同化政策(第1/2页)  汉世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黄羊平位于榆林道腹地属夏州治下去州城约百二十里处沙漠边缘以沙滩梁地为主辅以周遭大量的水泊因而成为了党项族一大聚居地。
    而以黄羊平为中心的党项部族乃是野利部这是党项大部。朔党项之源在过去几百年间曾有两次大规模的内迁先是吐蕃崛起迫于唐蕃相争徙至秦陇一带后是安史之乱吐蕃入据秦陇再度东移长居夏绥灵庆延待唐末随着拓跋李氏的崛起彻底成为西北一方豪强藩镇。
    在党项人的变迁之中形成了几个大的部落联盟居庆州陇山之东以拓跋部为主的“东山部”居灵、盐、庆州地区的“平夏部”还有便是以野利部为主的“六府部”。
    当然随着大汉的崛起汉军汉民的强势回归原本的世界线被彻底打乱党项人崛起的进程也被彻底打断如今的党项部族被朝廷拆分得支离破碎上层权贵被严厉打压控制下层部民也被分散迁置二十年间足有不下十万的党项人被外迁安置在山阳、燕山、安东乃至他们的源地。
    然而这些动作终究只是治标未达根本夏绥地区的党项人依旧以大小部落聚居的形式存在上层首领酋长的影响虽然被尽力消除但仍旧残留有巨大影响。
    而随着朝廷越发严厉的民族政策民族矛盾也在不断加深党项人对朝廷的不满情绪也在不断增长至开宝二十一年已到积重难返的地步。
    朝廷或者说刘皇帝的初衷还是好的想要实现对党项人的同化吸收彻底解决西北党项问题维护政权稳定。政策上的强制与严厉或许带有刘皇帝鲜明的个人风格但不强硬根本无法推行。
    只不过很多政策出现问题往往就在执行层面榆林道这边也是如此。想要实现民族同化的目标最好是要做到文化消灭与建立新的文化认同中枢也降下指令让榆林地方官府在党项人中推行汉字、汉话、汉服、汉礼。
    然而想法是好的只是有些现实问题却无法得到解决。要切实推行朝廷制定的那些政策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这些都是地方官府所稀缺的即便朝廷有些政策的优惠以及相应财款的调拨但针对几十万党项人仍显杯水车薪。
    再就是地方上的官员也有畏难情绪更有懒政心理还不乏贪污腐败这同样给执行层面增加了阻碍与难度。
    不过朝廷权威正盛的当下对于来自京师的政策方针也不敢公然违背因此做则做矣做不做得到便是另外一回事。
    这样的情况下对于朝廷的那些政策地方官府也是有选择地推进执行硬的一方面是简单粗暴照章办事软的一方面则怠慢其事甚至刻意忽略。
    比如对其首领权贵的打压官府很卖力因为能在那些党项首领身上挖出财富获取利益。比如对其部族的打乱外迁同样执行得很到位不服从的出兵镇压即可外迁出境后就是其他地方的事情。
    而没有外迁的党项人也根据朝廷的要求进行了拆分重组但也只是进行一些不得人心的人员变动对其聚居形式、生活习俗并没有什么改变。
    初期不得不尽力还有监督具备一定的约束力到后面除了重要城邑周边其余广地区其改化革新、移风易俗基本就处于放任状态。
    至于建立学校教习党项儿童汉字汉话也只是在城镇以内像遣专人到党项人聚居点教学同样也只有零星几个点装装样子应付检查罢了。
    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观原因是地方官僚们执行迟误推诿客观原因则是地方上缺少读书人即便有没有人愿意到党项聚落中去燃烧自己贡献学问。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到开宝二十一年朝廷过去制定的多项民族同化政策在执行不到十年之后就基本宣布失败了尤其在榆林地区更是流于形式只剩一个空架子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成功的比如燕山北道的奚族比如已然安分下来的境内契丹人驯化很顺利这还是得益于辽国时期中原文化的成功北侵。
    榆林地区自然有其特殊性地域的特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