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二章 校场(第1/3页)  谋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谋明第一百四十二章校场“见过大人。”

    “大人来了?”

    兵器作坊和火器作坊是放在了一处,用地极广,也是工坊中投入最多,用地最多,用人和用工料最多的地方。

    所有人都明白闵元启手中最大和最硬实的本钱就是受训的旗军,随着时间推移,大量的新军已经全部陆续入营受训。

    由于有四百多老兵当底子,军训司的高存诚和杨志晋两人也相当得力,还有郭尚义,沈亮,谢祥等有经验心也狠的中层军官帮手,从老兵里挑了一批出来任新军的伍长,队官,旗队长,这样新军入营后不到十天,站队已经很有样子,除了列阵会操已经有模有样外,内务也上了正轨,不象刚入营时那副乱七八糟的样子了。

    每天早晨时,三千五百多人会操跑步,声势已经是相当骇人。

    也还好云梯关这一片近海的地方原本就是相当的荒芜,地方大的很。

    人力也够,除了原本的军营区在扩大之外,校场也多建了三个。

    现在军营区有三个大校场,还有两个小校场,一个是骑兵用来练习上下马等基本功的专用校场。

    还有一个,就是和沈永这一块有关,主要是火铳旗兵用来练习火铳的地方。

    三千五百七十多人的旗军,一个营总部,若干书办吏员是不在军队编制之中,编成了一个总务局,隶属于中军司,归闵元忠来管。

    底下的档案科,收发科,侍从科,这些都是营中军司之下,除了侍从司下,吏员多半是雇佣而来效力,将来在第三百户办的学校出来的学员,也可以充实到各司之下充为文吏。

    这也是闵元启的思路。

    大明的军队主将,不能说全部是文盲,但九成是文盲是没跑的。

    将领们对下的军令,对上的禀帖,奏疏多半是要请师爷操办,营中也会雇着一些吏员,但不成体系,相对要散漫的多。

    戚继光倒是在军中有固定的文书吏职,但也没有部门,是依附在军方将校之下的办事之人。

    如果在军中成立相对应的部门,各司其职,以文法吏运作公务,将领专管军营训练和征伐之事,这样在军中事务上怕是能事半功倍。

    只有军训和军法部门,怕是要用军官为主,就算是吏也是军吏,要在军中挑选出识字又机灵的来允当。

    眼前就是在火铳手专用的小校场上,这边和军营工坊也近,相隔不到二百步,戒备异常森严,已经很成规模了。

    要说对各个工坊的重视,兵器和火器工坊肯定排第一,甚至不远处的军营区还在盖房舍,这边已经又起来大片的新房给工匠们居住,哪怕是学徒们,也是住着两人一间的五间一排的新居,内里家俱都是工地上的工匠优先打造,为的是给工匠和学徒们早早安下心来,好生做事。

    除了住处,各种吃食福利也是一等,此外工钱也相当优厚。

    对这些事,嫉妒的人肯定是有,说怪话的也有,但多半到不了闵元启耳里就在半道上被掐来了。

    谁都知道甲坚兵利才是硬道理,要是人人披厚甲戴铁盔,上一次对土匪的战事也不至于陆续死了二十来人。

    虽然砍了对方千多人,杀戮甚多,杀伤比虽然是一比五十这么辉煌好看的数字,但是谁又愿成为那二十人中的一个?

    战报数据上是好看的只二十人,谁愿成为其中之“一”?

    虽然只是一,但每个人的性命对家人来说不是全部?

    兵器甲胄坊是打造兵器,制造甲胄之所,可以说是万分重要之所在。

    火器工坊则是打造火铳的地方,建立时间虽是不长,但火铳的威力在上一次对土匪之战时已经尽显无余,所有人都是知道火铳的重要性。

    倒是有一些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