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21章 大风起兮云飞扬(第2/3页)  大汉大忽悠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于是杨修也忍不住反口讥讽:“要是你娃对待别人的态度,也像对待陛下一样,也就好了!”

    又于是,杨修法正,相互怒视,接着又忽然一起傻乐起来。

    外边的天早黑了,巡夜的燕云近卫都上班了,瞅着明光殿还亮着灯,便过来查看,然后熟络地问:“哟……杨行走、法跟班,还忙着哪?”

    陛下说,不打扫干净不准走,可这也属于国家机密,我们能告诉你么?

    “又又于是”,杨修法正,齐声向着那位燕云近卫回了一声:“滚!”

    …………

    孔子曰的好,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是对于荀彧荀首相来说,三把可能不够,因为旁边还有一个帮忙烧火的。

    无论“退休金”有多少好处,刘汉少最初的本意也是为了笼络人心,好让大汉变得更有凝聚力。所谓民心所向,能够给大家直接发钱,还不够么?

    这个……真不够!

    也许现实很重要,吃饱穿暖很重要,但是人们不能只满足于眼前的苟且,还要有诗和远方,以及更加高尚的情操、情怀、情结、情爱……哎呀,反正就是很有情了啦!

    既然是要讲感情,讲凝聚力……从前刘汉少不管走到哪儿,都喜欢喊“兄弟和女兄弟们”,这就是一种增进感情的方式。可惜这个办法并不高级,刘汉少就是一天到晚不停地喊,也不可能让大汉所有的兄弟都听到。

    那又该怎么办?

    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凝聚是一种力量,精神也是一种力量,如何让国家获得凝聚的力量,而让国人获得精神的力量?

    也许一面简洁却又含义深刻的旗帜,就是最好的表达。

    于是,刘汉少决定为大汉设计一面“汉旗”,但是这个设计并不“新颖”,就是将汉正军的军旗,取消了下边的部队编码,保留红色的旗面以及中间的金色徽章。饱满的麦穗围绕着“标识体”的那个“汉”字,下边交叠着一对出鞘的军刀。

    把荀彧再找过来,刘汉少忽悠式地向他讲解了这面“汉旗”对于咱们大汉的重大意义,并且要求各个州郡,各地官府必须悬挂“汉旗”,甚至还把立法司的陈群等人找来,要为“汉旗”专门设立一部《汉旗法》。即便大汉普通的百姓人家,也可以悬挂“汉旗”,同时,任何人都有责任、有义务保护“汉旗”,肆意践踏、损毁,属于犯罪行为,可视情节轻重而裁量定刑。

    对于旗帜的重要性,荀彧、陈群等人自然是有深刻认识的,但是之前有皇帝的旗子,军队的旗子,官吏的旗子,至于说这面“汉旗”嘛……好像这种概念还挺模糊的,难道皇帝的龙旗还比不上吗?

    刘汉少很肯定地说:“比不上!”

    咱们大汉,应该是属于所有国人的大汉,是咱们每一位大汉国人共同的家,“汉旗”既代表的是咱们的大汉,更是咱们每一位大汉国人的旗帜!哥虽然是咱们大汉的皇帝,是咱们大汉的代言人,但是站在“汉旗”面前,也与咱们千万国人一样,仅仅是大汉普通的一员。

    所以,兄弟们是不是都能够理解了?

    以后在咱们大汉,“汉旗”就是最大的那一面旗帜,即便是哥的龙旗与汉正军的军旗,在“汉旗”面前,也要侧立左右,以为守护。而咱们大汉国人,无论身在何处,只要看到了“汉旗”,就等于是看到了亲人!

    荀彧等人,万分震动,因为大汉竟然有了比皇帝龙旗更大的旗帜!

    陛下乃是天下之主,但是在“汉旗”面前,却又说自己只是大汉普通一员,这份胸怀之宽广,似乎又足以容纳天下。然而连陛下也需要守护的“汉旗”,却又是允许普通百姓在家中悬挂的,这份至上的荣耀,陛下真正做到了与万民共享!

    荀彧不敢“规劝”,因为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