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章 攻城(第1/2页)  末代驸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论装备,论粮饷,京师禁军享受的待遇为诸军之最,各个也长的威武雄壮。但在战场上,四五个禁军大汉都未必打的过一个边军士卒。

    因为前者练的是花架子,而后者是在搏命。

    周显在鲁地的兵力不少,很多也经历过实战。但无论是和刘泽清,还是李岩、李定国对战,都未曾有过死战,士卒的战斗力比着辽南的百战之卒差了一个档次。周显从辽南调五千兵卒回山东,一方面是因为深感兵力不足,另一方面也想将这些兵卒补充到新建的第二军郑以将他们的实战经验传递下去,迅速提高全军整体的战力。

    五德营为周显的立足之本,第一军为最初所建,但周显真正给予最大期待的却是新建的第二军。

    他下令将讲武堂里完成学业的第一批学子全部分给邻二军,优秀者为千总,中等者为把总,最次的也是旗长。

    在平时训练之余,他们这些人同时还兼任教书的夫子,教授手下兵卒一些简单的文字和计数方法。以及为他们阅读一些报纸的内容,给他们讲一些下的形势。彼此争论,以提高他们对时势的认知。

    周显想要的是一支高素质的军队,而不是连自己为何为战都不知道的盲从者。

    下纷乱,但整体形势却是越来越明朗了。

    在内,朝廷、隆武、李自成三分下。无数势力或追名,或逐利,纷纷依附隆武新朝和闯军。

    例如,最初自立于外,横行三省的革左五营之一的马回回,已经率万余众主动投靠了隆武军。而投靠李自成的有陕西的、山西的、河北的,更是不计其数。当然也有进入山东境内投靠周显的,但这个数量少之又少。

    所有迹象都显示大多数人对大明朝廷不抱期待。

    听到动静,周显翻身起来,看到是于七和章怀。急切问道:“乐吾,怎么样?”

    于七拱手道:“哨骑回禀,李定国已经进了滕县县城。有近四千骑,还有千余步卒。”

    周显拍手笑道:“好,李定国最终还是入城了。按照原计划,全军启程,立即赶向滕县,务必在午夜时分赶到。同时传令谈时迈,让他整军备战,随时做好随时增援的准备。”

    乘氏城东毗邻大野泽,无法展开兵力,因而守城只需要守住西、北、南三面。虽然之前交战遭受了一些损失,但贺锦手中依然有三万余兵力,而攻城官军也不过四万余。他虽然从来没有看过兵法,但也知道兵力差不多时,守城是占据绝对优势的。

    因而最初被围之时,贺锦虽然着急,但并不担忧。

    他令人清点了粮草,自身携带的足够半月所食。城中百姓逃散大半,但仍有数千之数。通过他们,贺锦又得到了不少粮草。节省着吃,一个月是足够了。

    他看出周显抽调这么多兵卒前来,其他地方兵力一定不足。李定国看到这样的机会在鲁西一定不会什么都不做,而在开封的高夫人也不会不管自己。只要坚守下去,等到援兵到达,最后谁胜谁败还不准呢!

    这是贺锦的想法,他也尽了自己的全力。

    西面是官军的主攻方向,所有的火炮都集中在这边,由他亲自带队守卫。南门由他所信任的手下张永振负责,而北门则交给了李化鲸。数千骑兵屯于中街,由参将顾世晨统帅,以待战事紧急的时候随时支援各城。

    但贺锦没料到的是,官军一开始发动进攻就是强攻。西门外隆隆炮响,砖石像杨絮一样絮絮掉落,墙体被轰出无数个大大的豁口,数处甚至直接坍塌。

    官军的攻城准备并不充分,能靠上墙的也只有飞梯,一座大型的云梯都没樱士卒也只能靠着那些简易的梯子向上攀爬,但墙上的豁口,和坍塌的城墙却使攻城变的容易了许多。双方你来我往,不断争夺。

    最终守军暂时击退了官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