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一章 洪承畴之谋(第1/2页)  末代驸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看多尔衮微微点头,范文程继续说道:“在这一路,非要调集大军,并付出巨大损失才能取得突破。巨鹿方向那一路山路艰涩难行,但可以分为三小部分。一个是与我军对峙的吴元吉部,也是周显军的主力,驻防漳河一线。另两个分别为在彰德府的陈子龙部,以及在大名府的阎应元部。”

    多铎看多尔衮看向自己,点了点头道:“他说的不错。而且据细作传回的消息,三部之中好似陈子龙才是主将,而并非是掌控大军的吴元吉。”

    多尔衮想了片刻,展眉笑道:“外重内轻,这周显是在自寻死路。”

    范文程也笑道:“周显大概是觉得陈子龙为文臣,比较好拉拢当地士绅及招募士卒,这才让他担此主将。但他既然为主将,职高权重,必定是所有人的重心。而彰德府比邻山西,有多处可以攻入。到时候以一支精骑杀入彰德,困住陈子龙,必将使周显军陷入混乱。到时候再分别击破,必能收到奇效。”

    多尔衮撇了撇嘴,有点疑惑的看向洪承畴,“你刚才说此刻不是进攻山东的好时机,而吴先生却说可以收到奇效。本王到底该听谁的?”

    洪承畴沉吟片刻,解释道:“禀摄政王,范先生所言和奴才所说的并不矛盾。奴才所说的不是好的时机,是指对于山东应该缓缓图之,不应该操之过急。而范先生所说的从山西进攻彰德府,只是一个进攻路线,也并非说是要立即发起进攻。”

    多尔衮挺了挺身子,有些玩味的看着洪承畴道:“哦,那你是赞同范先生所言了?我兄长在世时就赞你擅长军略,乃谋国之臣。本王现在想听听你的意见,以你所见,我大清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对于汉人,多尔衮发自内心的不信任,但又不得不用他们。旗人太少了,这天下又太大,最好的办法就是竖起标杆,让他们知道投靠大清有好处。

    这些日子,洪承畴看起来尽心尽力为大清谋划,但谁又知道他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一个能背叛自己民族的人,还有什么人是他不敢背叛的?

    既要用他,又要时时刻刻敲打他,这就是多尔衮对洪承畴的态度。

    洪承畴心中明白,倒也不是太在意。他对多尔衮的问话似乎早有准备,没有片刻犹豫便直接说道:“奴才以为,我大清若想最终夺取天下,应该采取四项主要的策略,分别为一保、二攻、三弃、四破。”

    多尔衮眉头微蹙,“怎么说?”

    洪承畴道:“一保就是保我大清八旗兵。我大清勇士横行天下,少有敌手,但人丁稀薄,不易补充。现今进入中原,兵力更是捉襟见肘。若是分散使用,让其折损过重,难免其他人会生出不臣之心。奴才的意思是对于八旗子弟,能尽量少用就尽量少用,以保持对地方各汉将的威慑力。”

    多尔衮轻轻的点了点头,问道:“那二攻呢!”

    “奴才以为此时不是进攻山东的好时机,但并非完全对山东之事弃之不理。目前,唐通驻守天津,姜環驻守太原,摄政王应当以二人为将,让他们率领本部人马分别进攻南皮及彰德二地。若其能够取胜,摄政王再尽起大军,席卷山东。若其不能,也可借此试探各处周显军的防守,并骄其心志。等将来形势有变,再行图谋大事。”

    多铎眉头轻蹙,“洪承畴,之前唐通、白广恩等人便联结吴三桂意图趁我大清无暇东顾之时图谋自立,现在把兵权交给他,难道他就不会再次生出这样的心思?”

    洪承畴向多铎微微拱手道:“王爷,之前唐通、白广恩之所以生出其他心思,是因为我大清刚入中原,人心思变。再加上吴三桂手握重兵,使他们以为可以联结在一起谋求自立。但现在吴三桂远在巴蜀,唐通、白广恩两军加起来也不过三万余众,已不具有自立的条件。摄政王可以派出亲信之将率部分将士前往充当督军,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