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章 史上最大牌的配角(第2/5页)  好莱坞往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白天!毫无保留的展现全貌!让参加首映礼的嘉宾头皮发麻!

    “天呐……竟然不是黑夜……”受邀前来的华纳高层发出了属于投资方的惊叹。

    “这是怎么做到的?模型吗?不对!这么大的模型根本就无法造出,更不可能会动!”想要强调故事性和逻辑性的影评人,自己已经丢了逻辑。

    “fuk!fuk!fuk!fuk!fuk!”那些想要述说内心激动,却奈何文化不高的幸运影迷,则用最简单最朴素的方式,喊出了心中的震惊!

    “这是观众最想要瞧见的画面!工业光魔那群人竟然真把恐龙弄出来了!”天天写稿的媒体人明白,眼前这部电影的卖点,完全符合大众口味!

    他们更明白,荧幕上大方出镜的恐龙,活灵活现的动作,将让电影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尤其是那恐龙破壳而出的镜头,当那身上挂有血丝粘液的小家伙在蛋壳里用力挣扎时,颤动的躯体,就像是观众的内心,那种见证历史的感觉,令他们屏息凝神!

    《侏罗纪公园》是一个典型的软科幻故事,他们不会把每一个科学构想描述的异常合理,更不会去琢磨,自己的幻想究竟是否会实现,作者追求的,其实是科学发明出现之后,会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而斯皮尔伯格当初之所以会看中这个故事,也是因为他不硬!并且在剧本的构写中,融入了作者的本身想法,所以在恐龙破壳而出的镜头出现后,在电影中扮演作者原型的数学家就开始抨击起了老教授为了不让恐龙自行繁衍,而修改恐龙的dna,将人为孵化出来的这些生物,全都设定为雌性的恶劣行为……

    但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伦理探讨,对于观众而言其实就是推动剧情的发展器……

    说的难听一点,当你花了两百多块钱的大洋,坐在电影院里看《阿凡达》时,你会去在意小蓝人采矿的故事幼不幼稚吗?从你买票的那一刻起,你就知道自己想看什么,而只要电影将你的需求刻画到位,那就不亏,若是感到惊艳,那就是大赚特赚!

    这个道理,放在《侏罗纪公园》的身上也是通用。

    人文主义的内核?

    求求你别哔哔了,就是为了恐龙而来的家伙们,根本就不想听这聒噪的解释!

    他们宁愿走马观花般的盯着恐龙看上一天,也懒得去听导演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正因如此,在夜晚的惊鸿一瞥,白天的直面刻画,实验室里的高清特写之后,那平缓下来的剧情,电影里各个角色的争执,对于绝大多数的观众而言,其实就是精神缓和的休憩时间,他们对电影人物所争论的伦理道德并不感兴趣,又或者说,摆放在他们眼前的科技进步,让他们能够忽略平日里的家长里短。

    当然了,在‘休憩’的时间里,大伙也发现了一个问题。

    “这电影都放映了三十多分钟了,怎么罗兰-艾伦和奥尔森姐妹还没出来?”

    “他们不是主演吗?为什么到现在为止,一个镜头都没有?”

    “这电影总共多少时间?两个小时?四分之一的时间他们都不在,角色怎么立得住?”

    听着那从后场传来的小声议论,坐在前头观影的罗兰,深表欣慰。

    还好,这群家伙并没有因为恐龙的出现,而忘记自己,把他当成一个可有可无的工具人。

    实际上,在所有的特效大片里,主角永远都会是最为尴尬的家伙——

    《阿凡达》,你记得到主角是谁吗?

    能直接报出男主名字的都是狼灭,而若不是因为女主还有《星际迷航》以及《银河护卫队》这两个系列,并且在《复联》里面揍了星爵一顿,谁还记得到她是谁?

    《变形金刚》也是一样,除了梅根-福克斯以外,你还能想起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