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不管是宋吹,还是宋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让理学玩蛋去!
只从这一点上,赵维只能说,“干的漂亮!”
这帮相公都得了失心疯不成?跟人家推销什么理学啊?这不找抽吗?
殊不知,这就是“灾后综合症”。
如果熟悉华夏历史,你就会发现,每一次大灾大难、大争乱世之后的朝代,都在不断修正着前人的错误,甚至是不遗余力地矫枉过正地修正。
从秦一统六国开始,眼见诸侯争霸,天下至乱,始皇帝就彻底灭了诸侯分封的根儿,所有的目标几乎都是为了大一统。
他脑袋上顶着的最大的那个屎盆子,焚书坑儒中的焚书,就是为了断掉皇子分封天下。
建长城、修驰道,更是把华夏圈了起来,连了起来。
,
可是,用力过猛,百姓承受不住这么大的消耗,二世而亡。
到了汉朝,刘邦捡了个大便宜。
因为始皇把该干的事儿都干完了,顺理成章的从诸侯分封跳到了中央集权,而且又落得个铲除暴政的好名声。可以说是二十四朝之中最好的开局。
但是,不封诸侯如何管理天下呢?
那就亲戚和家臣上呗!
于是,汉兴于外戚,也亡于外戚和宦官。
而且,汉末乱世把人杀的差不多了,让外族有了入主中原的条件,更助长了世家的兴起。
等到大唐一统天下,反思前朝,开朝那一百多年没干别的,就和世家明争暗斗了。
最后世家杀绝了,但武人又有了可乘之机。
五代十国一过,赵大黄袍加身,还没一统天下就开始杯酒释兵权,奠定了重文抑武的基础。
然而绝了武人之患,又让文人骄纵起来,最后靖康南逃。
其实到了南宋,对重文轻武这个事儿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甚至可以说彻底根除了。
之后的几个朝代,也没比南宋对武人好多少,达到了一个既压制又能重用的尺度。
之所以没有北伐收复失地,一是,“迎回二圣”这口号就有问题;二是,南迁的无论是士族,还是富户,包括南方本地氏族都不愿意回去。
回去干什么?好不容易落地生根混的不错,还要打回去?
这样的南宋虽然只有半壁江山,但各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文化、军事都不弱。
可是没办法,遇到了无敌的蒙古,只能说命不好。
后世所说南宋灭亡是因为奸臣当道,国力衰退,并不客观。
蒙古大军迂回云南,进了四川,把南宋三分之一的财政砍掉,南宋基本就完了。
能在蒙古人手里挺半个世纪真的已经是奇迹了,把谁换到南宋那个位置也都一样。
到了明,中原被异族蹂躏百年,朱八爷也开始反思前朝,定下了那条“不和亲、不纳贡”的外交政策。
再加上“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彻底给老朱家上了锁链。
其实,做为一个国家来讲,这么强硬的外交政策是吃亏的,成本太高了。
这和后世的毛子手握蘑菇弹,光脚不怕穿鞋,不一样。
人家已经衰退到那个地步,你叫板我就根你干,反正你耗不过我,有本事就西伯利亚吃冰棍儿。
大明可是当世第一啊!你温和政策都付出的军备成本比别人高,何况这么硬?
于是,明被自己的国防投入,还有倔脾气拖死了。
如朱八爷所愿,他的子孙真的就死于社稷!
回过头来说,如果没有祖宗那句话,崇祯南巡,可能他会比宋高宗赵构的成就更大,甚至反盘的机会也不是没有。
毕竟崇祯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