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九十八章:老大哥不行了(第1/4页)  一九八一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物资局牵头,麾下金属、木材、机电、化工十大公司搞回来了不少老毛子的吊车、起重机、自卸重卡、挖掘机等等。

    大多数不是新家伙,有一部分从大工厂拆下来的龙门吊、塔吊约等于是花废钢价格弄到的。

    当然,废钢价是明面上的,不可能给苏联公有制工厂和主官单位人民币,舍不得给美金,给了狗皮大衣、“风牌”羽绒服、针织内衣等等。

    暗地里还得给帮派、官员不少物资。

    物资局自己组织了几十人,又从东北雇佣了一二百,所有的大机械都自己拆,拆得仔细,主要部件还顺便涂润滑油、除锈进行了保养后装箱。

    中国人一个个都精打细算会过日子,老大哥家不缺钢材也不缺木材。

    现场做包装箱都选用正经八百的木料,运回国后拆开包装箱,那些木板给木材公司销售,最起码能够算到三等料。

    拆得认真、装得仔细,因此绝大多数设备到家后组装起来立马能用,少量不能开动的问题也不大,只需要进行简单的维修。

    苏联设备有一个好处,零部件不坑人,三水市的几个机械厂就能仿制,都用不着技术力量更加雄厚的“惠农集团”出手。

    建筑公司需要大量脚手钢管、建筑钢模板和扣件,当下国内所有的工业品都紧张,钢材、钢管、钢板更加紧张。

    太多建筑公司还在使用毛竹搭建脚手,大量使用木模板,要知道木材一样的是计划内物资,一样的紧张。

    三水建筑公司与众不同,早就全部使用上了钢管脚手架、钢模板,连接扣件、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紧固螺栓等等质量都不错。

    这都是开辟了跟苏联的以物易物贸易带来的好处。

    一开始贸易时,三水市换苏联的钢材、化肥、铜材、电解铝,反正挑值钱的换。

    这一两年由于“江海船舶”建造的海船更多了,几十艘排水量三四千吨的中型运输船用来跑锦州港南通港,运力大增的同时节约了运费。

    原本利润不大的废钢如今也成为了重点串换的品种之一。

    老大哥缺轻工产品,不缺钢铁,把他们的废钢运回来,其中能够挑出一半用不着回炉。

    旧脚手钢管、钢铁模板和扣件经过除锈重新刷油或者刷防锈漆后,如今全部成为了三水各建筑公司的装备!

    因为从废钢中挑选出的脚手钢管、钢铁模板、各种紧固件、扣件太多。

    物资局还办起来一家“建筑物资租赁公司”。

    这当然是黄瀚给钱局长几个物资局头头出了金点子。

    黄瀚还指点他们收购废钢时带些火腿肠、香肠分给负责装车的苏联工人阶级。

    请他们尽可能挑脚手钢管、建筑钢模板、钢轨等等能够再次利用的起吊。

    效果很好,运回来的废钢装船时再初步分拣,甚至于达到过一船有七八成都是脚手钢管和钢模板。

    原本轨迹黄道舟和黄瀚都是物资局下属单位的职工。

    对物资局,黄瀚多多少少存在感情。

    因此一直在引导物资局做实体,免得物资价格全面放开时,物资局的十大公司全部倒闭。

    物资局两个前任都升职甚至于当上了市一把手,而且有可能还要升,物资局上上下下都知道这跟黄瀚不无关系。

    因此现任物资局的头头们都信任黄瀚,简直是言听计从。

    征用地皮做起苏南省最大的建筑设备租赁市场?

    这个想法很新鲜,没有先例可循!

    咱们三水市“敢为天下先”,我们物资局当然敢第一个吃螃蟹。

    十大公司和物资局共同出资开办“建筑物资租赁公司”,财大气粗的物资局出资五百万占股百分之三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