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56、557节 寡人,先下了一步!(第3/5页)  葬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为何迟迟不来?”

    一个将领不满的说道:“官家自顾不暇,那能顾得上我等!要是朝廷指望得上,何至于让鞑子坐了天下!”

    易士英没有呵斥这个将领,事实上凌霄城坚持抵抗到现在,已经不是为了朝廷,而是为了一口气,一口死战不降的骨气。

    “好了。靠人不如靠已,准备守城吧。还是老办法,口粮要严格管控,我们没有多少粮食了。元军即将进山,让打猎的将士都撤回城,铁匠连夜赶造箭头……”易士英吩咐。

    易士英还有一事没有告诉众人。前段时间,他派了两个亲兵装扮成苗人猎户,翻山越岭,历尽艰辛去了广州,可是压根见不到官家的面。

    好不容易见到几个文官,那几个文官敷衍了几句,就说什么“誓死不降,大宋忠臣,等待来日”等轻飘飘的废话,然后将两个亲兵打发回来了。

    完全没有救援之意。

    他之所以没有告诉众将,是想让众将心里有点盼头。

    …………

    霜降叶黄,百草枯折,山外的元军大营,更增添了肃杀之气。

    令人诧异的是,大营上原本飘扬的“汪”字大旗,已经换成了“吕”。

    数万元军都已知晓,四川左丞,昭勇大将军吕文焕,已经成为他们新的主帅。

    此时的元军大营中,一个相貌儒雅的中年将领弯腰走出一个士卒营帐,回头温言说道:“你是大元的好男儿,好好养伤,安息静养罢!”

    几个士卒含泪跪下相送,泪水涟涟的说道:“谢大帅……”

    中年将领又去探视了好几个底层士卒的营帐,这才放心的回到中军大帐。

    大帐中,正有几个幕僚模样的文士在喝茶清谈。

    “东翁真是爱兵如子的吴起啊!”一个幕僚笑道,“这一番嘘寒问暖,入营三日便尽握军心呐!”

    这将领当然就是新上任的征南汉军都元帅吕文焕了。

    吕文焕笑道:“俺可不是故意收买军心。士卒可怜啊,谁不是娘生父母养的,一旦出征,命不由己。俺对他们好点,无非是感念他们为国出力罢了。”

    另一个幕僚叹道:“外界有些不明事理的人说,东翁降元,臣节不保。他们哪里知道,东翁实是悲天悯人之大丈夫也,即便坚守襄阳六年降元,那也是为了保全阖城性命。”

    “就是如此。”另一个文士道,“东翁之心,光风霁雨,崖岸高峻,岂是那些破落户所能蠡测。”

    吕文焕一边翻看将领花名册,一边漫不经心的说道:“知我罪我,唯其春秋。俺虽然先为宋将,后为元臣,却无愧于心。人力岂能违背天意哉?”

    虽然说得如此潇洒不羁,但要说吕文焕没有羞愧之心,那也是扯淡。

    文天祥被元军俘虏后,见到吕文焕怒骂。吕文焕很委屈的说:“丞相为何骂我?我守襄阳六年才降。”文天祥说:“你负国为逆,万世贼臣,就算是儿童都会骂你,何况是我!”

    当时蒙古将领唆都听到,也忍不住说:“丞相骂得好!”

    吕文焕曾在给南宋的信中说:“因念张巡之死守,不如李陵之诈降。犹期后图,可做内应。”

    但是,宋廷直到彻底灭亡,也等不到他的“犹期后图”。相反,因为他深知宋朝虚实,倒是成了灭宋的急先锋。

    近来元廷在南方大败后,重新设置了四个都元帅,分别是平贼汉军都元帅,平贼吐蕃军都元帅,平贼交州象州军都元帅,平贼大理军都元帅。

    四大都元帅,全部由忽必烈之孙,云南王也先帖木儿统帅。

    而吕文焕以四川左丞官位,出任平贼汉军都元帅,足见忽必烈对这个宋朝降将还是信任的。

    如今元廷在南方的地盘有四川行省,云南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