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49、750节 不能像满清那样干(第3/4页)  葬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以上官员的任免升降调,就是重事,政事堂的宰相无法决策,必须报唐主或摄政皇后决断。

    人事上,唐国宰相只能决定三品以下官员任免升降调,比宋朝宰相的人事权小,更不如先唐宰相。当然,李洛的宰相可以推荐三品以及以上官员人选。

    财政上,唐国宰相只能决定二十万银元钱粮以下的拨款。超过这个数目就是重事,就必须要李洛或摄政的崔秀宁亲断。

    总体而言,唐国宰相的权力比先唐前宋的宰相权力小,但比明清的大学士大。

    除此之外,比如调整税率、颁布法令、革新制度、科举考试、祭祀、修书修史、外交、普查统计、国家大典等都是重大政务,必须君主亲断。

    唐国政务执行是立项制。凡事都要立项,哪怕是审查一件大案也要立项。既然立项,就要涉及到人事和财政,涉及到四品以上人事和二十万以上钱粮的项目,统统属于重大政务。宰相不能决策。

    “政事堂这一块我觉得没啥问题,权限够了,职责明了,制衡也够了。”崔秀宁说道,“再看军师府。”

    “不对,政事堂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事追责制,没有规定。”李洛摇头,“要是宰相任命一个郡守贪墨或者无能,难道没有责任么?”

    崔秀宁觉得有道理,“那就加一条规定。不过,是人都有看走眼的时候,真要是任命的官员犯了事,也不能说明宰相的初衷不正,可能真是被蒙蔽呢?”

    李洛道:“追责归追责,最后是不是要惩处,当然要视情况而定。但是,必须要有人格背书,不能随便任命一个贪官污吏,最后一点代价没有。”

    两人商量了几句,就接着复盘军师府。

    唐国的军师府太尉,称为军相,也视同宰相,也能参与议政。军师府有三名太尉,五名军师祭酒,九名军师中郎将。军师府是唐国的“总参”,是军令部门。

    但是,军师府没有武官人事权,也没有军费财权,只负责战略战役的制定和军事训练,军事教育,兵马调动,军事工程。

    武官人事权,正四品以上必须报君主亲断,正四品以下由兵部决定。

    军师府虽然有调兵权,可没有京城等重地的调兵权。其他地方兵马调动,一个旅以上就必须要报君主决断。因为君主才是最高统帅。

    一旦有战事,军师府需要制定战争计划,统筹安排作战,向君主推荐将帅人选,由君主亲自任命。

    可以说,军师府看上去地位很高,但平时权力其实有限。

    “军师府没有什么问题了,这是我最在意的,几乎没有漏洞了。”李洛对军师府的制度很满意。

    这个制度,保证了皇帝才是军队统帅。唐国军师府,和后世的总参职能很接近了。

    …………

    汴京开封,城头上飘扬着十几面宋字大旗。城中原本废弃几十年的金南京皇宫,此时又焕发了生机。

    大元朝的儿皇帝赵显,已经在开封即大宋皇位半月了。

    宋宫三大内毁于大火和战乱。此时赵显住的是金汴京皇宫。

    虽说汴梁金宫早就荒废,可毕竟是皇宫,伪宋小朝廷也只能将就着用了。

    金宫是完颜亮征发民夫数十万,耗费四年时间,在宋宫三大内的基础上修建的。由于中原缺大木,完颜亮下令从陕西运载大木,光是运木料的军民,就有十几万。

    当年很多军民为了大木,有的累死在陕西秦岭,有的淹死在黄河。几十万人辛苦数年,才建成“九里三十步”、“制度宏丽,金碧辉映,不可胜言”的汴京皇宫。

    面积是明清紫禁城的两倍,嵯峨壮观,大气雄浑,又极尽奢华富丽。

    金朝灭亡后,皇宫遭到很大破坏,再也不复昔年盛况。蒙元皇帝不来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