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32章 泰和 大赦(第1/2页)  不负大明不负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既然大明已经换主,那年号肯定不能再是万历了。
    大明朝自太祖皇帝朱元璋开始,基本上都是一帝一号。
    所以自明朝便习惯用年号来称呼各位皇帝,在此之前还没有这个习惯。
    虽然明英宗是个例外,他拥有两个年号,正统与天顺,但人们仍以其年号来称之,故正统皇帝和天顺皇帝指的都是明英宗朱祁镇。
    大明王朝的年号按时间顺序依次为:洪武c建文c永乐c洪熙c宣德c正统c景泰c天顺c成化c弘治c正德c嘉靖c隆庆c万历c泰昌c天启c崇祯c弘光c隆武c绍武c永历。
    当然,也有几个不正统但被史书记载的年号,比如明武宗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起兵造反时所用的年号顺德c崇祯皇帝太子朱慈烺之年号义兴c怀王朱常清之年号东武。
    还有既不正统也不被史书记载,甚至多数史学家都不认可的年号也有,比如韩王朱本鉝之年号定武。
    但无论如何,每个年号都有自己的寓意,比如洪武皇帝年号洪武,寓意洪大的武功,意在彰显武事之威。朱元璋扫灭群雄,驱逐蒙元,取年号洪武,足见其豪杰之气颇盛。
    再比如永乐皇帝永乐,寓意国家永远太平,百姓永远安乐。(注:其实原为永清,后改为永乐。)
    弘治,寓意辉煌圣治;
    正德,寓意德坚意正;
    隆庆,寓意吉祥喜庆;
    万历,寓意永世长存,也有皇帝历世长久c万寿无疆之意;
    等等,不一而足。
    朱翊镠即位时,内阁拟定了三个年号,泰昌c永历c正和。
    其中“泰昌”与“永历”原本大明历史上就有皇帝使用过,只是历史轨迹已经改变再见已无可能,虽然寓意也很好,但朱翊镠直接否决掉了。
    而寓意正统和顺的“正和”,朱翊镠感觉也不大满意,一来与“郑和”音同,二来取“正和”这个年号好像有故意彰显他得位正统似的,其实没这个必要。
    故而内阁呈送上来的三个年号都被朱翊镠否决了没有用。
    记得嘉靖皇帝朱厚熜继位,内阁当时也拟定了三个年号:绍治c明良c嘉靖。绍治之寓意,即希望朱厚熜能继承弘治中兴,清除正德朝的所有弊政。
    但朱厚熜最终还是选择了“嘉靖”作为年号,而不是群臣普遍看好的绍治,意在表明自己继承帝位只不过是继统不继嗣。(题外话:可以说“大礼议之争”在那时候就已经在朱厚熜心中酝酿了。)
    朱翊镠不想走那条路,即位就是即位,什么礼仪不礼仪正统不正统,他压根儿不想在这方面纠结。
    所以他有意弱化,不用“正和”这个年号,而定为“泰和”。而“和”他也不取意和顺,明确寓意“和谐发展”。
    泰和,寓意国泰民安和谐发展。
    虽然“和谐发展”有些超越时代,但经朱翊镠一解释,得到了内阁几位成员和朝中重臣的一致赞同。
    这样年号就确定下来了。
    大赦天下。
    一时朝野上下无不沸腾。都知道皇帝已经是朱翊镠而不是朱翊钧,原万历皇帝朱翊钧被废改封藩王。
    江陵城朱氏集团个个欢歌载舞,沉浸在一片喜悦当中。
    尤其是张静修,得知朱翊镠正式登基为帝的消息后大呼大叫,抱着大肚子的秦涵茜放声痛哭。
    “老大当皇帝了!”
    “老大他终于当皇帝了!”
    “老大曾经说过要为爹平反的。”
    “我们张家以后再也不用担惊受怕可以扬眉吐气了!”
    “”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张静修之所以激动得放声大哭,除了他是朱翊镠的铁哥们儿,为朱翊镠感到高兴c骄傲之外,还有一个重大的原因,张家可以得救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