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11章 大明到底有多少人?(第2/2页)  不负大明不负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未想明白或是实在掏不出来十文钱的人也还是有的。
    但只是少数。
    故而身份证推行起来,相对于清田均田大计,切断对皇亲国戚的无条件供给等国策,相对要容易得多。
    任务量虽然也很大,可这个事儿做起来并没有那么难。只要将个人信息收集起来,利用设计好的模具制作一张证明自己身份的金属卡片容易。
    伴随着身份证制度的推行,也可以促进更准确地普查全国人口。
    朱翊镠刚登基不久,就曾下旨普查全国人口,后来又要统计军户数量,但因为黑户c流民过多,这两个方面的数字都还没有完全有效统计出来。
    事实上,没有身份证,不将每个人备案
    ,不将他们的唯一性确定下来,普查人口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儿。
    即便能够统计出来一个数字,也只是一个概数,而不会很准确。
    这就是为什么关于大明全国到底有多少人口一直没有定论的缘故。
    这个争议一直很大。
    比如:据明实录所载,大明人口峰值为七千一百八十五万,但大部分学者认为实际上逾亿,也有学者指出晚明人口接近两亿。
    大明户口峰值出现在晚明,这个结论基本上没有异议。
    但对于具体时间点与人口数,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说法。
    有人认为明末人口有六千余万,也有人认为实际人口大约为一亿,还有认为万历年间大明人口达到峰值,实际人口在13亿至15亿之间,甚至有人认为约有197亿人口,并推测1655年明清之际人口谷底约为12亿人。
    所以,大明到底有多少人口,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数字,估计永远都不会有人清楚地知道。
    即便有像明实录记载的那样得到一个数据,也不准确,因为大明有许多黑户与流民,而黑户与流民很难计入官方数据。
    利用推行身份证制度与普查人口并行,朱翊镠希望得到一个有关大明人口相对比较准确的数字。
    也只能说是相对准确了,毕竟即便在严格的京城都查不准实。
    瞧郑妙谨的父亲郑承宪,不就藏着两个胡姬没有被查出来吗?像这样的现象肯定还有,绝非个例。
    但无论如何,推行身份证制度,普查人口,利国利民毋庸置疑,朱翊镠的目标都要在泰和元年完成。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