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三章 军官进修班(第1/3页)  1627崛起南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相比大陆地区广东境内的甘蔗种植环境,亚龙湾其实并非理想的种植地,按照农业部的估算,这里的甘蔗田产量已经没有拓展商务区的空间了。执委会也意识到了这种情况,因而加快了对新内河港的开发速度。相比胜利港,内河港所处的两河区域就有了更多的平坦空地可供开发利用,而眼尖的商人们显然也已经发现了这个商机,想要趁着现在这个时机就早早进入,先弄块地皮抢占有利地形。

    考察团的热情让施耐德也有些吃惊,他原本以为还需要花费一番口舌才能让这些人相信这片荒山野岭的美好前景,进而才会愿意花钱投资在这里。谁知道这帮家伙早已看穿一切,根本没等他开动嘴炮宣传,便已经纷纷表示要在这个新港区拿地投资了。

    “这倒是省事了!”施耐德一边想着,一边招呼着众商家上岸考察周边环境。

    靠近港湾这边的地区,早就安排了专门的伐木队在进行清理。按执委会的规划,榆林半岛与鹿回头半岛之间的这处海湾,将会成为胜利港造船厂的新厂区,未来要修建起数个大型干船坞。船厂以北与内河港之间的空地,则将作为码头货场和仓库区来进行建设。当然了,在这个地区内还规划了轨道交通的车站,以便于田独工业区的出产能够便捷地运送到港口装船。

    很快就有股东代表问道:“施总,这附近的地皮,现在可都是由贵方买下了?”

    施耐德应道:“只要是我们拿出来进行开发建设的地皮,那肯定都是属于我们的。至于那些归属权在本地民众手中的地皮,我们也正在想办法进行收购。不论如何,土地都不会影响到我们对这片地区的开发进程,关于这一点大家尽可放心。”

    港湾以北的两河流域,则将作为未来的商贸区和居住区来进行开发。股东代表们能够拿到的地皮,也都集中在这片区域当中。至于更靠近内陆的平原地带,就统统都是农业部的地盘了。目前执委会已经派出了数个工作组,开始在天涯镇、凤凰镇等地活动,说服当地民众将名下土地出让给穿越集团。

    这个差事肯定是不好做的,土地在这个时代被民众看作安身立命之本,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谁都不会轻易出售自家的地。工作组在此期间肯定将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危险,但执委会认为还是走先礼后兵的路子,尽可能不使用武力方式来解决土地归属的冲突。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在内河港的一期开发区域内,并没有什么大的村落市镇存在,最近的市镇就是在距此二十里开外的凤凰镇。本地虽然有少量民众居住,但这些人因为不愿缴纳土地契税,其开垦的耕地并没有在崖城办理合法的手续,这也为穿越集团并购这些土地省下了不少麻烦。

    章通判和王同知在一天前已经乘船回转崖城,一同被带回崖城的还有两箱银子,这是崖州官方为穿越集团办理土地登记手续的一部分报酬。除了少数地主之外,现在胜利港以西、南山镇以东的八成地区都已经被穿越集团以各种名目登记到了自家名下。以合法的方式获得崖州地区的治理权,对穿越集团而言仅仅只是时间问题了。

    这么做虽然会有不小的花费,但执委会认为如果能够有效避免征地开发过程中的冲突,那么花一些钱也是值得的。毕竟大规模武装拆迁的花费也不会小到哪里去,而且使用武力很容易导致局面失控,这对于非常注重树立穿越集团正面形象的执委会来说,是需要尽量避免的状况。

    四月八日开始,结束了考察行程的大明富商们开始陆续离港返回大陆。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因为各种原因继续留在了胜利港,比如作为精英被挑选出来,专门到这里来学习先进军事理论的一帮军校留学生。

    这些人主要是来自于福建许心素名下的大明“官兵”,“福瑞丰”李家的民团,以及北越军方。其中许心素这次派来的人是以工匠为主,要学的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