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四十章 继续南下(第1/3页)  1627崛起南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阮经贵回到住处也没立刻回屋休息,去书房拿着穆夏柏交给他的物资补给清单又反反复复地看了七八遍,确认其中的内容。第二天一大早,阮经贵便出了门,开始替这支船队张罗清单上所列的各种补给品。

    这张清单上并没有多少稀罕或者特别贵重的物品,绝大多数还是普通的补给品,如食物、药物、绳索、帆、备用船料以及其他出海可能用到的物品,要求的数量也不算太多。阮经贵认为军方开出的物资清单并不是真的打算在这里补给多少东西,而是要借着这次机会验证一下岘港这地方的补给能力,看看有哪些物资可能会出现短缺状况。

    阮经贵的所料已经很接近事实,为了预防途中补给不便的情况,这支船队在从三亚出发的时候就已经带足了较为充足的补给,途中得兴起,抬手指向前方的海岸道:“当然了,这个海湾的面积很大,仅仅只是用来作为军事基地使用,也难免有些浪费。这里港湾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起来,一部分用作商港,而且内港的南部地区也有很好的开发条件,可以用来修建大型盐场,充分开发的话,规模也不会比莺歌海盐场小多少了。”

    金兰湾的地理条件和位置虽然都非常优越,但当初南越小朝廷一直陷在争江横山一线的战争泥潭当中,没有足够的能力对这地方进行充分的开发,仅有的一点水师都全部填到了北边,根本无暇顾及到南边的这处海湾。直到安南内战结束之后,安南朝廷应海汉执委会的要求,将金兰湾的使用权交到了海汉手上,这里才正式开始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nad2(

    不过由于前一年海汉的工程营建人员几乎都集中到了昌化石碌的轨道交通工程上,导致安南南方四个港口的开发进程停滞不前,金兰湾这里的开发也一直是拖到了“燎原计划”开始实施之前,才勉强启动了基建工程。

    由于这里的工程才刚刚开始动土不久,民团在这里并没有驻扎成建制的船队,更谈不上什么防卫港口的海上武装力量,因此侦察船队驶入金兰湾的时候,除了引起海面上渔船的小小恐慌之外,并没有激起太大波澜。

    船队驶入内湾之后,才有当地的港务人员驾着小渔船出来导航,将船队引到了港湾西岸的一处临时码头停靠。由于这里的条件十分有限,暂时并没有分配穿越者到这边来主持工作,之前是由阮经贵在这里代管,阮经贵回岘港之后,这里的最高权力机构就是港区临时管委会,由一名民团连长负责。

    这个名叫阮富的连长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安南人,不过现在准确的说法是安南裔归化民,在黑土港草创时间就加入了由钱天敦亲自带兵的黑土港特战连,在安南民团军中也算得上是元老级的任务了。阮富参加了安南民团军几乎所有的战役,甚至也包括十月在海南岛北部发起的“燎原行动”在内。在从海南岛撤回来之后,他才被安南军区调派到了南方的金兰湾,负责维护本地治安,并协助阮经贵实施金兰湾的港口工程项目。

    阮富虽然姓氏和阮经贵一样,不过两人却是半点瓜葛都没有。阮经贵是出身名门望族,在顺化战役时期才改换门庭当了带路党,而阮富却只是当初黑土港先遣队从安南内战交战区海岸带走的众多战争难民中的一员,平民出身。不过机缘巧合之下,这两个姓阮的才在金兰湾这地方凑到了一起成为同事搭档。

    阮富虽然对三亚大本营来的这些高官不太熟悉,但同来的穆夏柏可算是他的顶头上司了,而且这支船队中有一半的船都是民团海军的战船,一眼可知其份量不轻。待王汤姆等人下到岸上,阮富便立刻上前立正敬了一个军礼:“安南特战团一营二连连长阮富向首长报到!”

    王汤姆也延续了之前的做法,让阮富对本地的情况进行说明nad3(关于金兰湾的状况,王汤姆等在岘港就已经找阮经贵做过了解,而现在也就是进行一次对照,验证一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