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九十四章 争论(第2/2页)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做。唯一的弊端就是将来执行者可能被人挑毛病因为不良资产该如何估值的问题很容易被人鸡蛋里头挑骨头。从这个角度看这就是个风险。
    “资金来源呢?”公孙悦脱口而出然后遭到高萍和方蛰整齐的关爱智障的眼神。
    公孙悦倒也不笨很快明白后看着高萍道:“你的意思这个办法可行?”
    高萍摇摇头:“不知道理论上是可行的。按照这个逻辑还真是制度优势。”
    孙长才笑道:“这不就是行政命令么?这跟市场经济没关系吧?”
    方蛰扫了一眼这家伙道:“读过历史吧?大萧条时期的米国罗斯福是怎么做的?难道不是行政命令?国家干预经济?胡佛倒是自由主义结果呢?”
    “等一下那你怎么解释苏1联解体的问题?”另一个人发问了方蛰忘记他叫啥了。
    “任何一个成功现代化国家发展重工业都是必经之路因为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苏1联的问题在于重工业发展到极致的时候错过了经济转型的机会。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卫国战争苏1联失去了几乎一代人导致七十年代领导人年龄上出现断层长时间的领导人高龄执行保守的经济政策迟迟找不到合适的接班人。而我们国家在同一时期伟人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定。”
    “你等一下我脑子有点乱。”又一个被说傻的。
    方蛰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继续补刀:“我们有以史为鉴的传统历史上强大的国家往往都是组织能力更高的体制。米国能在大萧条中快速的走出来关键就在于罗斯福的国家干预政策。现在的说法叫宏观调控。前几年所谓的四小龙高速发展时期全是集权政府。”
    “你等一下你好像忘记了港城哦。”公孙悦似乎抓住了方蛰的语病。
    方蛰翻了翻眼珠子:“你别拿港督不当干部!殖民时期的港城港督对任何事情都可以一言而觉不用请示伦敦。再有就是港城的繁荣是因为内地需要这个窗口哪天有可以替代的窗口港城的衰落就是必然。实际上现在的港城已经大不如前了。”
    现场终于安静了众人无言以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