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章 山海关之六:新一片石之战(1)(第2/3页)  1625冰封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外,大半骑兵只能先对付一面的贼军方有胜算”

    “这不丢人”,李自成接过了话茬,“想当初,我等义军动辄几十万,官军万把人便能追着我等打,如今大顺国初立,百废待兴,而那索伦贼立国已经五年了,手下又有大量的汉儿,规制肯定比我等强一些”

    “嗯,朕的意思也是一样,先集中力量打一路,宋军师,赶紧起一卦”

    ……

    李自成很快确定了打击目标。

    西边过来的敌人。

    按照眼下的态势,西边的关内可是他的领土,敌人能从这边过来,多半是破边墙而入,虽有北京城的叛军呼应,终究是孤军“悬于外”,势必要清除不可,而东边来的敌军明面上虽只有两万多,不过却依旧不知就里,何况还有山海关挡着呢。

    ……

    石门城寨附近,大顺军、瀚海军的大战一触即发!

    由于此时,石门城寨到一片石关一带泛称为一片石,后来史书上便将此次战事称为“一片石之战”,为了区别原本历史上那场大战,这里便称之为“新一片石之战”。

    从西边过来的正是萧阿林统领的两个军团,一共两万四千人,他自己亲自督领姬甲杰、戴青三旅骑兵,加上吴应龙的步军旅,喀克笃礼督领另一个军团,手下三个将领依次是库楚克、费扬阿、孙定辽。

    话说孙定辽自从上次被贬为团副指挥使以后,在后来的训练中还是获得了尼堪的青睐,最后还是让他单独统领一个步军旅。

    彼等自然是从喜峰口、潘家口过来的,说来也怪,沿途投降大顺军的明军见了他们后又像历史上毫不犹疑投降满清一样,“毫不犹疑地”投降了大夏军。

    因为,在普通明军眼里,哪里有什么华夷之辩,有的是对李自成“贼军”的轻蔑和不甘,何况在崇祯帝吊死煤山之后,在这些明军眼里,大顺军是逼死“先帝”的罪魁祸首,前不久迫于其军力暂时蛰伏罢了。

    况且,那大夏国的皇帝本姓孙,还是山西人,又是先帝亲封的奴儿干都司都指挥司、宁北侯,将国家交到他手里总比那帮泥腿子出身的贼军强,于是,从喜峰口、潘家口出发后,萧阿林大军沿着边墙向东,一路如入无人之境,这也是算是李自成大顺军的悲哀吧。

    事后尼堪得知后,更是下定了一个决心。

    “在没有系统的规划、经营之前,在没有稳固基本盘之前,切莫轻举妄动,历史上清军虽然在这一年便入关了,可是最终统一天下还是花了至少二十年,李自成,便是前车之鉴”

    “何况,朕是想要建设一个全新的国度,并非要萧规曹随”

    尼堪想的不错,此时的李自成,军事上先不说,在政事上也就提出了一个“五年不纳粮”的空泛、不切实际口号,其它的一概也无,这样的政体,由不得别人轻视。

    与李自成想的一样,萧阿林也看上了石门城寨,那里较高的地势,开阔的地形很适合大兵团作战。

    一触即发!

    萧阿林在石门城寨南面约莫十里,后世北港镇所在扎下大营,两个兵团的人马全部集中在一起,他督领的第一军团在北大营,喀克笃礼督领的第二兵团在南大营。

    萧阿林大帐。

    萧阿林、喀克笃礼、戴青、费扬阿、姬甲杰、库楚克、吴应龙、孙定辽等人济济一帐,正在七嘴八舌讨论着。

    以萧阿林的张狂劲儿,在听说东边的朱克图几乎全歼李自成手下最厉害的大将刘宗敏部后,自然对其剩下来的人马不屑一顾,不过眼下他虽然手握两个兵团,却在北面、东面、南面三面受敌,但环顾四周,也只有此处适合扎营、作战,自己的军力虽然强横,不过在三面受敌的情形下还是得小心一些才是。

    其实,他对于自己战胜李自成的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