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80.地煞之术,落难男子(第2/3页)  蓬莱水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譬如王珝,在水属术法的威力上自然强于其他几种术法。这一点上,只要功法本身有五行之分,莫不如是。

    不过道家典籍有云:“其藏火者,沸而飞上,克火而受火之性也,其蕴土者,成江海生众物,其混于土性也,其类金者,坚冰而强于天下,凝寒而定其性也,其类木者,风雪而日增,水旺而带生也。”

    水能包容五行,因此王珝在这方面还是比其他人要有不少优势。

    闲言少叙,王珝在藏书阁中待了一段时间,抄录了不少实用术法,比如通幽、借风、神行、黄白等等,这些术法共有七十二种,合地煞之数,统一记载在一根玉简当中,名为《地煞七十二术》*。

    说实话,最初看到这根玉简,王珝还以为是那位孙大圣的传承,仔细分辨后才知,这只不过是历代东海剑宗门人补充所得,跟那位齐天大圣并无瓜葛。

    这七十二种术法繁杂无比,尚未经过整理,甚至不少的功用都彼此重复,比如喷化和指化、聚兽和调禽。若是细细归纳下来,也不过不到五十种术法,但已足够王珝所用。

    这《地煞七十二术》虽然被东海剑宗看不上眼,只放在了藏书阁第一层,但也是剑宗多年积蓄而来,若是放到凡间,足以造就一个庞大势力出来。

    待王珝抄录完术法时,他和李清歌等人约定好的时间也快要到了。于是他快速赶往了听涛岛,准备和二女汇合。

    ......

    两日后,天朗气清,波平风静,海水如同一块巨大的碧玉,在日光照射下微微起伏荡漾。

    此时已是王珝三人离岛出发后的第二日,经过两日路程,他们马上就要抵达海岸,踏足中土,如今已经能见到视野尽头模糊的地平线。

    由于此次不像来时一般有飞筏驾驶,所以王珝只能从庶务堂那里要了一艘小舟,载着李清歌和郑萦二人出发。

    不过因为有王珝这位法师境界的水道修士,三人速度反而比王珝当初更快,仅仅两天就走完了这一段路程。

    实际上,当时周长老也有磨练李清歌和王珝的意图,不然凭周长老这位资深法师,即使其功法并非是水属,但在飞筏帮助下,速度也能更快。

    看见前方地平线冒头,王珝也懒得继续操纵舟船,把驾驶权让给早有尝试之心的郑萦,任凭李清歌在一旁指点,自己寻了处宽敞地界,拿出术法修习起来。

    这几日,他寻了些闲暇空余时间进行修炼,这地煞术的修炼也算是入了门,估计在死亡任务开始前,便能修成其中大部分术法。

    王珝正在研习术法,忽然听见郑萦呼唤,他抬头看去,只见郑萦指着一个远处一个小点道:“静川师兄,那貌似是个落难之人!”

    王珝顺着郑萦所指方向看去,果然,一个男子正漂浮在海面上,似乎已经体力不支,偶尔才挣扎着动弹两下。

    “那就把他救上来吧。”王珝随口道,然后继续翻阅起术法典籍来。

    得了王珝首肯,郑萦便操纵小舟靠近过去,把男子打捞上来,挤压出胸中积水,待男子呼吸平稳后,才开始检查男子身上衣物,试图发现一些线索。

    “看这布料材质,似乎家境很是富裕。”郑萦一边检查,一边给有些兴趣的李清歌解释道,“你看,他衣角里还缝了几片金叶子,这是富贵人家常见的手段,应急所用。

    “而且他手掌白皙,指间的几处茧子也是多年握笔留下的,更没有操持杂务和练武的痕迹,似乎就是一个寻常书生。其余的我就看不出来了。”

    “怎么了,你还有心思去打探此人身份?”王珝注意力从典籍中收回,看向郑萦。

    “静川师兄说笑了,只是确保此人无害罢了,等到上岸以后,找间客栈把他留下,已算我们仁至义尽,毕竟已经救了他一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