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章78 二圣出游豫-2(第1/3页)  帝国的黎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尔等竟敢劫持朝廷使者?”想不到居然是西京人马,邓素又惊又怒,大声道:“殿下,万不可从贼啊。”他还待再劝,后面有人将他双臂扭住,一把雁翎刀架在咽喉上,刀刃上血迹未干,寒气森然渗入骨髓,邓素顿感‘胸’口气结,说不出话来。

    赵杞脸‘色’苍白,嘴‘唇’哆嗦。他看着邓素,又看了看王怀敏,懦懦道:“邓‘侍’郎可愿随孤前往西京?”他的声音极小,邓素听了,眼睛猛然睁大,正‘欲’开口拒绝,忽然脑后一阵剧痛,顿时昏厥过去。原来是王怀敏以目示意,让邓素身后部属动手把他敲昏,免得麻烦。汴梁附近的到处都是契丹骑兵在游‘荡’,适才又没能把敌人全部斩杀,须得赶快离开。

    赵杞和邓素都换上辽军的衣服,众西军将死伤袍泽尸体载于马上,到远处的树林中方才放下,然后便催马疾行,全速朝虎牢关赶去。大半个时辰以后,才有千余辽军骑兵赶到适才遇袭的地方,除了一地契丹人的尸体之外,再没有任何踪迹。耶律大石得知使者被劫的消息,雷霆震怒,立刻传令全军自陈桥驿拔营,右军都统率五万北院骑军先发,在汴梁四面抄掠,不放过任何一支宋军斥候骑兵,同时派出使者向宋国皇帝问罪。

    直到辽国使者当面问罪,赵柯才知道使者遭袭,景王和邓素都下落不明。对赵柯而言,最坏的情形莫过于此。他后悔得面‘色’青紫,一言不发良久,立刻严禁泄‘露’走漏任何消息,包括耶律大石震怒之下,正挥师前来,准备猛攻汴梁的军情。只通知了武昌军节度使朱伯纳、丞相赵质夫、殿前太尉童贯和皇城司沈筠前来商议。

    “谁会劫持景王,难道是的......”赵质夫吞吞吐吐道。

    众臣都面面相觑。先皇有废长立幼的念头,朝臣们都众所周知。正因如此,先皇所倚重的臣僚,文臣如蔡京、王甫、李邦彦,武将如曹迪、刘延庆等,都不与太子赵柯‘交’好,而且为了拥立三皇子的事仇隙极深。只因为先皇突然驾崩,赵柯才得以仓促继位。赵柯继位以来,为了稳定局面,对众多前朝重臣并没有赶尽杀绝,蔡京等文臣只投闲置散,‘门’生故吏仍然遍及天下,武将如曹迪、刘延庆等更没有削去兵权。这些隐隐都是朝廷的心病。倘若太平年月久了,就像赵柯这两年所做的一样,徐徐选拔年轻官吏替换旧臣党羽,这些隐患也都渐渐消除了,可是,辽军恰巧不巧,偏偏在官家继位不久便大举南侵,赵柯在朝中根基不深的缺陷一下子便展‘露’无疑。西京行营和东南行营的援兵都借故拖延,唯一听命的河北行营大军又中了辽军的埋伏。现在汴梁危急,假若皇弟赵杞真的是借出使之机遁走的话,无论是投靠蔡京还是曹迪,赵柯丝毫不怀疑,他一定正得意地等着汴梁陷落,然后在一众老臣的拥戴下出来收拾局面。

    想起自己呆在危险之极的汴梁,而赵杞待在某个不为人知的所在,心安理得的等着自己落于北虏之手,赵柯的心情就变得糟糕之极。众臣僚见他脸‘色’难看,也不敢贸然说话,静了半晌,童贯小心翼翼地道:“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陛下乃万金之躯,不可再居于危城之中。如今汴梁城外,还只是辽军的前锋,大河封冻不久,辽国皇帝的御账还在陈桥驿。陛下宜速决断,若是迟疑,只怕,只怕......”他语意未尽,若有似无地看了赵质夫一眼。

    赵质夫心头一动,他见童贯说话时,陛下的脸‘色’缓和好多,心道,这人‘侍’奉了两朝天子,又常陪伴在陛下身边,若说迎合上意,朝中谁也不能和他相比。只怕陛下已经有了南狩避一避辽军锋芒的意思,又不好自己开口,童太尉又是宦官,要我出这个头。

    赵质夫宦海沉浮数十载,老了老来,深知迎合上意乃是保全自身的第一要诀,他权衡了三遍,咳嗽了一声,缓缓道:“荆州扼天下之中,有武阳、平靖、九里三关险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