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章7 九十六圣君-1(第1/4页)  帝国的黎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晁府出来,宋安便径自领着赵行德前往翰林院。

    “这是下官的同‘门’师弟,赵元直。”进了宫城内翰林院各局,只要宋安打出晁补之的关系,一路通行无阻。赵行德不由得对晁补之在翰林院的人脉之广暗暗吃惊。宋安似乎看出他心中疑虑,笑道:“朝廷制度,文官三年一迁,武官五年一转,翰林院的伎术官却要十年才升一阶,所以师尊虽然只是从七品的太史局令,却也是太史局内品级最高的官员之一了。更何况,以尊师在儒林和文坛的地位,就算被人陷害,担任了太史局令,又怎能和这些翰林院伎术官等同视之。”

    赵行德点了点头,晁补之文名满天下,士大夫中间,也是颇有朋友的。虽然人在翰林院为官,却不是可以被随意压抑的杂流。他不禁想象,若是德高望重的儒林宗师杨时夫子被发到翰林院来做官,连带着他的徒子徒孙一起的话,是否会大大提升翰林院的地位,以至可与翰林学士院相抗了。有的人被官职所限制,有的人,却不是官职所能限制的。

    一路走马观‘花’,赵行德倒是看到了不少令他瞠目结舌地奇怪东西,在太史局,不但有水晶磨制的放大镜,望远镜,观天镜等物,还有一个颇为庞大的水运仪象台,不但能观察天象、演示天象,又能计时、报时。正当他为这庞然大物而惊讶的时候,忽然听到仪象台的旁边安置的莲‘花’铜壶漏刻里钻出一个青铜的小人儿,铛铛铛敲起了下铙板,声音还不小,把赵行德吓了一跳。

    宋安见状笑道:“这是太史局的官员为了省事,和东八作的工匠合力制作的报时铙神,每刻种都要敲打八下。”几乎在铙板响起同时,不远处的大庆殿钟楼响起了钟声。陪同的太史局周直长下意识地神‘色’一松,这东京的时刻以大庆殿的钟声为准,而大庆殿的钟声的校正,则指望着这水运仪象台旁边的铜刻漏,若是铙神的报时与大庆殿钟声有分差的话,他就要立刻执牙牌上奏,将大庆殿那边的莲‘花’漏刻给纠正过来。

    自己来自后世,在这古代的翰林院里,却显得更像一个刘姥姥,赵行德‘摸’颇为尴尬地抬头看屋顶,视线却再度凝固,没有屋梁的穹顶上绘制了一张极为恢弘的恒星图,数千颗恒星用虚线连成数百组,旁边用楷书标识出了二十八星宿等三四百个星群,此时叫做星官。在恒星的下面,是密密麻麻地图表和注释,标注出每一组星官所包含恒星的名字,星官距星的入宿度与去极度等等。

    宋安微笑着看自己这师弟目瞪口呆的样子,他初次到太史局来见识的时候,也是这样,大宋禁止民间‘私’习天文,不管是士大夫还是百姓,对神秘的星空总怀着一股莫名的敬畏感,突然置身于太史局这恢弘的星图之下的时候,无论是谁,总会在瞬间被吸引住。

    “真是......”赵行德终于收回了目光,他想找出一句话来形容自己的震惊,却张口结舌地说不出来,只愣愣地看着宋安和陪同直长周瑾。

    “好了,我们去尚‘药’局吧。”宋安笑了笑,带着赵行德就要离去,那直长周瑾犹豫了片刻,紧走两步,拱手对宋安道:“宋都官救命之恩,下官没齿难忘。今后如有差遣,但听所命。”

    “你这是?”宋安一愣,忽然想起来,摆手笑道:“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他两个心照不宣地到了别之后,赵行德丈二‘摸’不着,宋安淡淡地低声道:“前些日子汴梁百姓送黄舟山先生出京,这位周直长和几个翰林院的同僚也去了,却被开封府锁拿,开封府的胥吏吓唬他们说要问谋反之罪,他们的家人找到师尊那儿,我和开封府的曹参军相熟,递了话,给放了出来。”

    他说的轻描淡写,仿佛从开封府大牢中将几个伎术官搭救出来真的是轻如鸿‘毛’般的事情。宋安这刑部都官司掌管刑部胥吏增废,谋反罪家族株连等事,虽然不够清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